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8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锂离子电池历史 | 第15-17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17-20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19-20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0-32页 |
·锂钴氧化物(LiCoO_2)正极材料 | 第21-23页 |
·锂镍氧化物(LiNiO_2)正极材料 | 第23-24页 |
·锂锰氧化物(LiMn_2O_4)正极材料 | 第24-27页 |
·镍钴锰三元层状(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 | 第27-28页 |
·磷酸亚铁锂(LiFePO_4)正极材料 | 第28-29页 |
·富锂层状 (Li[M_(1-x)Li_(x/3)Mn_(2_(x/3)]O_2(M=Ni,Co,Mn,Cr0≤x<1) )正极材料 | 第29-32页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8页 |
第2章 LiMn_2O_4/LiFePO_4不同质量比的二元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8-70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49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9-51页 |
·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51-54页 |
·材料电导率的测试与分析 | 第54-55页 |
·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及性质分析 | 第55-63页 |
·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55-56页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56-58页 |
·循环伏安法分析(CV) | 第58-60页 |
·电化学阻抗分析(EIS)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第3章 LiMn_2O_4/LiFePO_4二元复合电极不同共混方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82页 |
·前言 | 第70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70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70-71页 |
·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71-73页 |
·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及性质分析 | 第73-78页 |
·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73页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73-75页 |
·循环伏安法测试分析 | 第75-76页 |
·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4章 LiNi_(1/3)Co_(1/3)Mn_(1/3)O_2/LiFePO_4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82-106页 |
·前言 | 第82-83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83-85页 |
·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合成 | 第83-84页 |
·LiNi_(1/3)Co_(1/3)Mn_(1/3)O_2/LiFeP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84-85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85-87页 |
·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87-88页 |
·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及性质分析 | 第88-92页 |
·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88页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88-90页 |
·倍率性能测试 | 第90-92页 |
·循环伏安法分析(CV) | 第92-94页 |
·电化学阻抗分析(EIS) | 第94-96页 |
·热稳定性研究(DSC)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第5章 LiNi_(1/3)Co_(1/3)Mn_(1/3)O_2/LiFePO_4复合电极在 2.5 ~ 4.8V 电压区间的电化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研究 | 第106-122页 |
·前言 | 第106页 |
·复合电极在 2.5 ~ 4.8V 电压区间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6-111页 |
·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106-107页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107-109页 |
·倍率性能测试 | 第109-111页 |
·循环伏安法分析(CV) | 第111-112页 |
·电化学阻抗分析(EIS) | 第112-114页 |
·热稳定性研究(DSC)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