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0页 |
第2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世园会园区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研究方法、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 第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3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保护与区域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24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 第16-17页 |
·区域保护的内涵 | 第17-18页 |
·区域保护概念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保护观 | 第18页 |
·区域规划的内涵 | 第18-24页 |
·区域规划的定义与基本形式 | 第18-19页 |
·区域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 第19-22页 |
·国内外区域规划借鉴 | 第22-24页 |
第4章 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 第24-30页 |
·世园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 第24-27页 |
·地方原则——为传承文脉而策划 | 第24页 |
·生态原则——为生态平衡而规划 | 第24-26页 |
·艺术原则——为视觉美感而设计 | 第26-27页 |
·世园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 第27-30页 |
·规划前期:基于地方原则的世园会园区景观规划策划 | 第27页 |
·规划中期:基于生态原则的世园会园区景观生态规划 | 第27页 |
·规划后期:基于艺术原则的世园会园区景观艺术设计 | 第27-30页 |
第5章 区域规划、展馆规划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景观规划方法 | 第30-38页 |
·规划原则 | 第30-32页 |
·构思 | 第30页 |
·构图 | 第30页 |
·对景与借景 | 第30-31页 |
·添景与障景 | 第31页 |
·引导与示意 | 第31页 |
·渗透和延伸 | 第31-32页 |
·尺度与比例 | 第32页 |
·质感与肌理 | 第32页 |
·节奏与韵律 | 第32页 |
·中观层面的景观设计方法 | 第32-33页 |
·宏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 第33-38页 |
·构建途径 | 第33-34页 |
·展区景观可持续规划的基本模式 | 第34-38页 |
第6章 世园会园区废除与再利用 | 第38-54页 |
·硬质景观规划 | 第38-45页 |
·铺地 | 第38-39页 |
·墙体 | 第39页 |
·小品(坐凳,花架,雕塑,凉亭,遮阳伞等) | 第39-45页 |
·软质景观规划 | 第45-54页 |
·种植遮阳植被 | 第45-48页 |
·水体(湖,喷泉等) | 第48-52页 |
·其它 | 第52-54页 |
第7章 结语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尚未解决问题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