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2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辨识研究 | 第17-27页 |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重大危险源定义 | 第17页 |
·重大危险源的特性及辨识依据 | 第17-18页 |
·矿井重大灾害系统的组成 | 第18页 |
·冲击地压事故特性 | 第18-19页 |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辨识的标准与步骤 | 第19-20页 |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辨识的标准 | 第19页 |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辨识的步骤 | 第19-20页 |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辨识应用 | 第20-24页 |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分类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性评价 | 第27-48页 |
·二维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法) | 第27-28页 |
·事故发生可能性 | 第28-36页 |
·冲击地压事故树的建立与分析 | 第28-32页 |
·冲击地压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 第32-33页 |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 | 第33-36页 |
·事故发生严重度 | 第36-46页 |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6-39页 |
·矿井冲击地压事故严重度的综合评价 | 第39-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划分及数值模拟研究 | 第48-72页 |
·冲击地压区域预测 | 第48-63页 |
·丁、己、戊组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 第49-51页 |
·综合指数法确定冲击危险区域 | 第51-63页 |
·基于 FLAC3D 的断层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3-68页 |
·FLAC3D 软件概述 | 第63-64页 |
·断层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影响的实例模拟研究分析 | 第64-68页 |
·冲击地压事故的防治措施 | 第68-70页 |
·钻孔卸压与煤层注水 | 第69页 |
·深孔卸压爆破 | 第69页 |
·加强巷道支护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