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西安市南郊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组分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22页
   ·大气颗粒物PM_(2.5)的概念第9页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第9-11页
     ·模态第9-10页
     ·暴露粒径第10-11页
   ·PM_(2.5)的基本特征第11页
   ·PM_(2.5)的来源及其危害第11-12页
     ·PM_(2.5)的来源第11页
     ·PM_(2.5)的危害第11-12页
   ·PM_(2.5)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第12页
   ·大气颗粒物PM_(2.5)的产生机理与源解析方法第12-13页
   ·大气颗粒物PM_(2.5)的采样方法第13-14页
   ·大气颗粒物PM_(2.5)的成分分析技术第14-16页
     ·元素分析第14-15页
     ·碳的成分分析第15页
     ·水溶性成分分析第15-16页
     ·有机成分分析第16页
   ·国内外PM_(2.5)研究概况及发展第16-19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6-18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8-19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9-2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研究依据第19-2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2 样品采集与方法第22-36页
   ·PM_(2.5)采集第22-28页
     ·采样地点的背景状况第22-24页
     ·采样时间第24-25页
     ·采样仪器第25-27页
     ·采样滤膜处理第27-28页
   ·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第28页
   ·PM_(2.5)污染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第28页
   ·水溶性成分分析方法第28-33页
     ·瑞士万通792 Basic IC离子色谱仪第28-29页
     ·瑞士万通761 Compact IC离子色谱仪第29页
     ·其它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9-30页
     ·分析条件和参数选择第30页
     ·样品处理第30-31页
     ·标准溶液测定第31-33页
     ·结果计算第33页
   ·TOC分析方法第33-36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3-34页
     ·TOC分析仪主要技术指标第34-35页
     ·样品分析步骤第35-36页
3 西安市南郊PM_(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第36-55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的时间分布变化特征第36-42页
     ·日均、月均、季均、年均变化特征第36-39页
     ·昼夜变化特征第39-40页
     ·时段变化特征第40-42页
   ·西安市南郊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国内城市的对比分析第42-43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超标情况分析第43-45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第45-53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日均湿度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日均气温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日均气压的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总辐射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总云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大气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分析第55-69页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第55-62页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日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第55-58页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昼夜浓度变化特征第58-59页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时段浓度变化特征第59-62页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相关性分析第62-67页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62-66页
     ·PM_(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大气颗粒物PM_(2.5)中总有机碳成分分析第69-75页
   ·PM_(2.5)中水溶性总有机碳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第69-73页
     ·PM_(2.5)中水溶性总有机碳日均浓度变化特征第69-71页
     ·PM_(2.5)中水溶性总有机碳昼夜浓度变化特征第71-72页
     ·PM_(2.5)中水溶性总有机碳时段浓度变化特征第72-73页
   ·PM_(2.5)与水溶性总有机碳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结论第75-76页
   ·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地震群测群防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再生处理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