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插图和表清单 | 第7-8页 |
| 目次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2 元朝美术思想对“公望四说”形成的影响 | 第13-17页 |
| ·“公望四说”的来历和实质 | 第13页 |
| ·元朝“隐逸”思想对黄公望的影响 | 第13-14页 |
| ·“以书入画”对黄公望的影响 | 第14-17页 |
| 3 “公望四说”与绘画实践的联系 | 第17-36页 |
| ·主题决定绘画内容 | 第17-18页 |
| ·随机应变在黄公望绘画实践中的体现 | 第18-31页 |
| ·随机应变在画面处理中的体现 | 第19-25页 |
| ·随机应变在颜料调配中的体现 | 第25-28页 |
| ·随机应变在季节关系中的体现 | 第28-29页 |
| ·随机应变在用笔用墨中的体现 | 第29-31页 |
| ·“理”与绘画的关系 | 第31-33页 |
| ·去邪、甜、俗、赖—文人画的特征 | 第33-36页 |
| 4 后人对黄公望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 第36-44页 |
| 5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