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1章 《京都议定书》产生的背景及其制度安排 | 第15-21页 |
·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环境治理需求 | 第15-17页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谈判历程 | 第17-19页 |
·《京都议定书》治理环境问题之道: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 第19-21页 |
第2章 美国国内对《京都议定书》的争论及其影响 | 第21-27页 |
·克林顿政府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 | 第21-22页 |
·美国参议院对《京都议定书》的争论 | 第22-24页 |
·美国社会关于《京都议定书》的争论 | 第24-25页 |
·美国对待《京都议定书》态度造成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3章 美国国内对《京都议定书》争论的深层原因 | 第27-39页 |
·环保理念的因素 | 第27-30页 |
·美国社会环保观念的起源 | 第27-28页 |
·美国社会的环保组织与环保运动 | 第28-29页 |
·美国的环境保护立法与机构 | 第29-30页 |
·理想主义文化传统与环境外交主导权的因素 | 第30-35页 |
·美国理想主义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源 | 第30-33页 |
·理想主义传统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33-34页 |
·环境外交主导权的争夺 | 第34-35页 |
·经济至上理念的因素 | 第35-39页 |
·美国价值中的实用主义 | 第35-36页 |
·美国社会的反环保运动 | 第36-37页 |
·利益集团与两党政治的影响 | 第37-38页 |
·美国对《京都议定书》条约公平性的质疑 | 第38-39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