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近年来国内外园林绿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乡土树种应用现状 | 第13页 |
| ·盐碱植物引进及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园林虫害危害原因及程度 | 第14-17页 |
| ·过度引种,病害虫种类增加,突发性增大 | 第14页 |
| ·常规防治,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病害虫问题更加复杂化 | 第14页 |
| ·食叶害虫易得到控制,蛀干类及“五小”害虫发生仍很严重 | 第14-15页 |
|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引发毁灭性危害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1页 |
|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现场调查 | 第18页 |
| ·调查分析 | 第18页 |
| ·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18页 |
| ·理论总结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东营地区园林植物调查 | 第21-27页 |
| ·园林树种应用现状调查 | 第21-23页 |
| ·主干道 | 第21-22页 |
| ·公园 | 第22页 |
| ·居住区 | 第22页 |
| ·厂矿区 | 第22页 |
| ·防护林带及郊区经济林 | 第22-23页 |
| ·结果分析 | 第23-27页 |
| ·影响东营地区植树引进及配置设计的制约因素 | 第23-24页 |
| ·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 | 第23页 |
| ·匮乏的植物资源 | 第23-24页 |
| ·淡水资源短缺 | 第24页 |
| ·绿地次生盐渍化危害加剧 | 第24页 |
| ·东营园林树种选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 第四章 东营地区昆虫种类及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调查 | 第27-3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 ·东营地区昆虫种类 | 第27页 |
| ·美国白蛾发育时间 | 第27页 |
| ·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时期 | 第27-28页 |
| ·美国白蛾在东营地区的生活史 | 第28页 |
| ·结论 | 第28-31页 |
| 第五章 美国白蛾主要危害树种和天敌的调查 | 第31-39页 |
| ·美国白蛾危害树种的调查研究 | 第31-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 ·美国白蛾天敌的调查 | 第33-3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 第六章 三种植物配置方式对美国白蛾发生的影响 | 第39-43页 |
| ·苦楝等树种的应用及其与白蜡的配置 | 第39-40页 |
|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 ·桑树、榆树等诱饵树的应用 | 第40页 |
|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页 |
| ·白蜡抗虫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 第40-4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分析 | 第41页 |
| ·结论 | 第41-43页 |
| 第七章 东营地区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 第43-47页 |
| ·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 第43-44页 |
| ·遵循生态学规律 | 第43页 |
| ·建立复层园林结构,加强植物多样性建设 | 第43页 |
| ·充分考虑本地区主要病虫害,合理利用植物与病虫害之间的化感作用 | 第43页 |
| ·选择抗病虫害树种,合理配置种植 | 第43-44页 |
| ·种植树种乡土化 | 第44页 |
| ·建议 | 第44-47页 |
| ·政企合作,公众参与,建立园林生态综合管理体系 | 第44页 |
| ·市区园林植物配置要科学的进行生态补偿设计 | 第44-45页 |
| ·市郊与市内并重,以“宫胁昭法”建造生态绿地 | 第45-47页 |
| 附录 | 第47-5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