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子长—延长区域上古生界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8-9页 |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区天然气勘探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 第15-33页 |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构造演化 | 第16-18页 |
·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 第18-33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33-48页 |
·地层划分 | 第33-41页 |
·地层横向对比 | 第41-48页 |
第四章 构造特征 | 第48-57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48-51页 |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51-57页 |
第五章 沉积特征 | 第57-91页 |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第57-85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85-91页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 第91-141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91-96页 |
·孔隙类型与孔喉结构 | 第96-111页 |
·成岩作用类型 | 第111-114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114-125页 |
·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第125-129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129-133页 |
·储层综合评价 | 第133-141页 |
第七章 气藏特征研究 | 第141-160页 |
·流体性质 | 第141-143页 |
·温压系统 | 第143-147页 |
·控气因素 | 第147-156页 |
·产能特征 | 第156-160页 |
第八章 勘探有利区带预测 | 第160-165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