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 第13页 |
·系统性风险的形成 | 第13-14页 |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 第14页 |
·系统性风险的测算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 第19-21页 |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 | 第21-24页 |
·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 | 第21页 |
·货币主义金融危机论 | 第21-22页 |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论 | 第22页 |
·信息不对称论的解释 | 第22-24页 |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主要特征 | 第24-26页 |
·传染性 | 第24-25页 |
·普遍性 | 第25页 |
·破坏性 | 第25页 |
·外部性 | 第25-26页 |
第3章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的现实分析 | 第26-38页 |
·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表现 | 第26-27页 |
·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现实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宏观层面 | 第27-28页 |
·微观层面 | 第28页 |
·监管层面 | 第28-29页 |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形成的深层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形成的趋势分析 | 第31-38页 |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触发 | 第32-36页 |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 | 第36-38页 |
第4章 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实证分析 | 第38-44页 |
·模型的介绍与选择 | 第38-39页 |
·模型的介绍 | 第38-39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39页 |
·实证方法介绍与样本选取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结果 | 第40-43页 |
·以上证指数为市场指数的实证结果 | 第41-42页 |
·以金融指数为市场指数的实证结果 | 第42-43页 |
·实证结论分析 | 第43-44页 |
第5章 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对策 | 第44-49页 |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 第44-46页 |
·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 | 第44-45页 |
·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控制 | 第45-46页 |
·建立商业银行额外资本要求 | 第46页 |
·妥善处理“大而不倒”的问题 | 第46-47页 |
·对高系统性风险业务的限制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附录B 银行股票周收益率 | 第56-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