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问题界定及必要性研究 | 第13-21页 |
·私募基金相关问题 | 第13-17页 |
·私募基金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私募发行与定向增发的区别 | 第14-15页 |
·私募股权基金与私募证券基金的区别 | 第15-16页 |
·私募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区别 | 第16-17页 |
·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的区别 | 第17页 |
·合格投资者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合格投资者的界定 | 第17-18页 |
·合格投资者制度 | 第18-19页 |
·建立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建立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是维持市场稳定的需要 | 第19页 |
·建立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是防范市场风险的需要 | 第19-20页 |
·建立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是私募产品的内在需要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6页 |
·我国合格投资者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1-24页 |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合格投资者制度的规定 | 第21-23页 |
·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关于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的规定 | 第23-24页 |
·我国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法律适用冲突立法层级低 | 第24页 |
·规定的可操作性差 | 第24-25页 |
·未区分机构投资者与自然人投资者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合格投资者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立法建议 | 第26-35页 |
·规制理念的比较 | 第26-28页 |
·较为宽松的原则性导向理念 | 第26-27页 |
·原则性导向与规则性导向相结合的理念 | 第27页 |
·较为谨慎的规则性导向理念 | 第27-28页 |
·立法模式的比较 | 第28-29页 |
·集中型立法模式 | 第28页 |
·分散型立法模式 | 第28-29页 |
·法律规定与自律指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 第29页 |
·判定标准比较 | 第29-33页 |
·美国合格投资者的判定标准 | 第29-31页 |
·英国合格投资者的判定标准 | 第31-32页 |
·日本合格投资者的判定标准 | 第32页 |
·我国香港合格投资者的判定标准 | 第32-33页 |
·我国台湾合格投资者的判定标准 | 第33页 |
·对我国立法的建议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构建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的设想 | 第35-45页 |
·构建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的理念 | 第35-37页 |
·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前提 | 第35页 |
·以实现投资者利益保护与权利平衡为目的 | 第35-36页 |
·以审慎的原则为主线 | 第36页 |
·以保持立法的一致性和监管的连续性为基础 | 第36-37页 |
·明确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准入门槛 | 第37-40页 |
·明确投资者的人数进行量化规定 | 第37-38页 |
·明确投资者的人数计算方式进行量的细化规定 | 第38-39页 |
·明确投资者的资格条件进行质化规定 | 第39-40页 |
·建立私募基金转售限制制度,监督运行过程中的投资者资格 | 第40-43页 |
·建立私募基金转售限制制度的原因 | 第40-41页 |
·美国的私募基金转售限制制度 | 第41-42页 |
·我国建立私募基金转售限制制度的设想 | 第42-43页 |
·积极促进行业自律建设 | 第43-45页 |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组织的现状 | 第43-44页 |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组织的未来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