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 ·疏水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 ·低温氢-水液相催化交换反应 | 第9-10页 |
| ·含氨废水处理 | 第10页 |
| ·气相物质低温氧化 | 第10-12页 |
| ·化学品生产 | 第12-14页 |
| ·MMA 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 ·C2路线 | 第15-16页 |
| ·C3路线 | 第16-19页 |
| ·C4路线 | 第19-23页 |
|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0页 |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4页 |
|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 ·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 ·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 ·不同疏水度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 ·MMA 评价 | 第27页 |
| ·分析测试 | 第27-30页 |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 ·分析方法 | 第29页 |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单 Pd 催化剂用于氧化酯化合成 MMA 的催化性能 | 第30-45页 |
| ·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疏水度催化剂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负载不同活性金属的疏水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33页 |
| ·Pd 负载量对 Pd/SDB 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反应参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4-38页 |
| ·反应温度 | 第34-35页 |
| ·反应时间 | 第35-36页 |
| ·催化剂用量 | 第36页 |
| ·原料摩尔比 | 第36-37页 |
| ·催化剂寿命 | 第37-38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8-45页 |
| ·TG-DTG 分析 | 第38-39页 |
| ·N2物理吸附 | 第39-40页 |
| ·FTIR 分析 | 第40-41页 |
| ·ESEM 表征 | 第41页 |
| ·TEM 表征 | 第41-43页 |
| ·XRD 表征 | 第43页 |
| ·XPS 表征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添加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5-54页 |
| ·不同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 ·不同含量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双组份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48-54页 |
| ·XRD 测试 | 第48-50页 |
| ·XPS 测试 | 第50-54页 |
| 第五章 单 Pd 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 第54-61页 |
| ·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4-57页 |
| ·理论依据 | 第54-56页 |
|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 第六章 单 Pd 催化机理探讨 | 第61-70页 |
| ·多相催化机理 | 第61-65页 |
| ·多相催化理论 | 第61-64页 |
| ·多相催化反应模式 | 第64-65页 |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65-7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