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一般分析 | 第14-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信息与环境信息 | 第14-15页 |
·企业环境信息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 第15-16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16-17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环境知情权理论 | 第17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18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8-21页 |
第3章 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况及启示 | 第21-28页 |
·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况 | 第21-26页 |
·美国 | 第21-23页 |
·日本 | 第23-25页 |
·印度尼西亚 | 第25-26页 |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启示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8-39页 |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现状 | 第28-31页 |
·法律层面规定 | 第28-29页 |
·行政法规、规章层面规定 | 第29-31页 |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现状 | 第31-35页 |
·企业环境行为综合评价和分级实施现状 | 第31-32页 |
·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实施现状 | 第32-33页 |
·政府督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施现状 | 第33-34页 |
·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实施现状 | 第34-35页 |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 | 第35-39页 |
·核心法律缺失 | 第35-36页 |
·公开内容有限 | 第36-37页 |
·公开形式狭小 | 第37页 |
·救济机制和法律责任缺失 | 第37-38页 |
·配套政策体系建设不力 | 第38-39页 |
第5章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 第39-48页 |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 第39-44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39-40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 | 第40-41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 第41-43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序 | 第43-44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 | 第44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涉及的其他问题 | 第44-48页 |
·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 | 第44-45页 |
·实行环境会计审计工作 | 第45-46页 |
·加强政府行政管理 | 第46-47页 |
·发展民间环保组织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