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逆规律增加 | 第11页 |
·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 第11-12页 |
·农村居民点问题严重,亟待加强规划整理 | 第12页 |
·国家重视农村土地问题,已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管理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国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8页 |
·农村居民点 | 第24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24-25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 第25-28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础理论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左权县拐儿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 第32-45页 |
·拐儿镇概况 | 第32-33页 |
·拐儿镇自然条件分析 | 第32页 |
·拐儿镇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第32-33页 |
·拐儿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数据指标的选取与获得 | 第33-34页 |
·变量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主成分分析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拐儿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分析 | 第38-45页 |
·全镇农村基本情况分析 | 第38-39页 |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分析 | 第41-42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分析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基本潜力及释放评价体系 | 第45-5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基本潜力评价体系 | 第45-50页 |
·农村居民点基本潜力评价内容 | 第45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的确定 | 第45-46页 |
·农村居民点基本潜力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46-49页 |
·潜力系数的确定和潜力分级 | 第49-50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释放研究体系 | 第50-5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释放必要性与难易程度评价体系 | 第50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释放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分析 | 第51-57页 |
·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 | 第51-55页 |
·研究区域的划分 | 第51-52页 |
·潜力构成要素的选择 | 第52-54页 |
·潜力测算标准的确定 | 第54页 |
·整理潜力测算结果 | 第54-55页 |
·拐儿镇农村居民点潜力系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拐儿镇农村居民点潜力分级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释放分析 | 第57-64页 |
·左权县拐儿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释放必要性及难易程度分析 | 第57-59页 |
·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类型分类 | 第57-58页 |
·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必要性分析 | 第58页 |
·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难易程度分析 | 第58-59页 |
·左权县拐儿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释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1页 |
·左权县拐儿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建议 | 第61-64页 |
·川道区整理 | 第61-62页 |
·镇西北西南东部山区整理 | 第62-63页 |
·西沟—大堡岩岭区整理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