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参与关节软骨损伤和修复的因素 | 第13-15页 |
1.1.1 细胞外基质 | 第13-15页 |
1.1.2 软骨细胞 | 第15页 |
1.2 关节软骨的损伤分类 | 第15-16页 |
1.3 传统外科手术修复方法 | 第16-17页 |
1.4 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的修复方法 | 第17-18页 |
1.5 胶原基材料复合生物活性分子的修复方法 | 第18-23页 |
1.5.1 胶原 | 第18页 |
1.5.2 胶原基材料的结构和类型 | 第18-20页 |
1.5.3 胶原基材料复合生长因子 | 第20-23页 |
1.5.3.1 体相载体 | 第21页 |
1.5.3.2 微米和纳米粒子 | 第21-22页 |
1.5.3.3 多生长因子控释胶原基材料 | 第22页 |
1.5.3.4 空间控释胶原基材料 | 第22-23页 |
1.6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定向递送FGF2和IGF-1胶原基材料的研究 | 第31-50页 |
2.1 前言 | 第31-32页 |
2.2 试剂和仪器 | 第32-33页 |
2.2.1 试剂 | 第32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3-38页 |
2.3.1 构建负载IGF-1和FGF2的胶原基材料 | 第33-34页 |
2.3.2 扫描电镜表征 | 第34页 |
2.3.3 胶原基材料的体外定性释放 | 第34-36页 |
2.3.4 胶原基材料的体外定释放 | 第36-37页 |
2.3.5 胶原基材料的体内释放 | 第37-38页 |
2.3.6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2.5 讨论和结论 | 第44-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定向递送FGF2和IGF-1的胶原基材料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 | 第50-73页 |
3.1 前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1-5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2-62页 |
3.3.1 定向递送IGF-1和FGF2胶原基材料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早期影响 | 第52-58页 |
3.3.1.1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 | 第52-53页 |
3.3.1.2 手术过程及取材 | 第53-54页 |
3.3.1.3 总RNA的分离提取 | 第54页 |
3.3.1.4 cDNA的合成 | 第54-55页 |
3.3.1.5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 | 第55-57页 |
3.3.1.6 BMP2和BMP4蛋白酶联免疫分析 | 第57-58页 |
3.3.2 定向递送IGF-1和FGF2胶原基材料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 | 第58-59页 |
3.3.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58页 |
3.3.2.2 手术操作及取材 | 第58页 |
3.3.2.3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第58-59页 |
3.3.2.4 番红O-固绿染色 | 第59页 |
3.3.2.5 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 | 第59页 |
3.3.3 组织学评分 | 第59-62页 |
3.3.4 统计分析 | 第62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62-69页 |
3.4.1 软骨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 第62-63页 |
3.4.2 软骨下骨基因的改变 | 第63-64页 |
3.4.3 BMP2和BMP4表达的变化 | 第64-65页 |
3.4.4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 第65-66页 |
3.4.5 组织免疫学观察 | 第66-68页 |
3.4.6 组织学评分 | 第68-69页 |
3.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9-7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四章 Ga13胶原基材料对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 | 第73-91页 |
4.1 前言 | 第73-74页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74-75页 |
4.2.1 试剂 | 第74-75页 |
4.2.2 仪器设备 | 第7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5-80页 |
4.3.1 分离培养软骨组织块和细胞 | 第75-76页 |
4.3.1.1 软骨组织块的分离和培养 | 第75-76页 |
4.3.1.2 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76页 |
4.3.2 Ga13胶原基材料的制备 | 第76-77页 |
4.3.3 动物实验 | 第77-78页 |
4.3.3.1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 | 第77页 |
4.3.3.2 手术过程及取材 | 第77-78页 |
4.3.4 基因表达谱的检测 | 第78-79页 |
4.3.4.1 RNA的分离提取 | 第78页 |
4.3.4.2 cDNA的合成 | 第78页 |
4.3.4.3 qRT-PCR | 第78-79页 |
4.3.5 酶联免疫分析(Elisa分析) | 第79-80页 |
4.3.6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 第80页 |
4.3.7 统计分析 | 第80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80-86页 |
4.4.1 Gal3对软骨细胞的迁移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0-82页 |
4.4.2 Gal3胶原基材料的构建 | 第82-83页 |
4.4.3 Gal3胶原基材料对软骨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3-84页 |
4.4.4 Gal3胶原基材料对炎症的影响 | 第84-85页 |
4.4.5 Gal3胶原基材料对滑膜的影响 | 第85-86页 |
4.5 讨论与结论 | 第86-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五章 取向改性胶原基材料 | 第91-113页 |
5.1 前言 | 第91-92页 |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92-94页 |
5.2.1 试剂 | 第92-93页 |
5.2.2 仪器设备 | 第93-94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94-98页 |
5.3.1 CTBP和CTBP-PEG-CTBP的合成 | 第94-95页 |
5.3.1.1 CTBP的合成 | 第94页 |
5.3.1.2 CTBP-PEG-CTBP的合成 | 第94-95页 |
5.3.2 CTBP及CTBP-PEG-CTBP对胶原纤维的影响 | 第95-96页 |
5.3.2.1 胶原纤维自组装 | 第95页 |
5.3.2.2 CTBP-PEG-CTBP对胶原纤维取向的影响 | 第95-96页 |
5.3.3 取向胶原基材料的CTBP-PEG-CTBP释放 | 第96页 |
5.3.4 CTBP-PEG-CTBP取向胶原基材料对软骨细胞的影响 | 第96-97页 |
5.3.4.1 软骨细胞提取和培养 | 第96页 |
5.3.4.2 取向胶原基材料对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96-97页 |
5.3.4.3 取向胶原基材料对软骨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97页 |
5.3.5 统计分析 | 第97-98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98-107页 |
5.4.1 CTBP对胶原纤维自组装的影响 | 第98-100页 |
5.4.2 CTBP-PEG-CTBP对胶原纤维自组装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5.4.3 CTBP-PEG-CTBP对胶原纤维取向排列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5.4.4 取向改性胶原基材料的CTBP-PEG-CTBP释放 | 第104-105页 |
5.4.5 取向改性胶原基材料对软骨细胞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5.5 结论和讨论 | 第107-10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