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近海富营养化水体综合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0 前言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7页
   ·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危害第13-14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技术简介第14-15页
     ·减少外源性营养盐输入第14页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第14-15页
   ·生物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海域应用研究进展第15-24页
     ·大型海藻在富营养化海区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第15-19页
     ·微生物在富营养化海区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第19-22页
     ·滤食性贝类在富营养化海区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第22-24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4-27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7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7-33页
   ·高效降解菌株的选育和性能评价第27-28页
     ·样品采集第27页
     ·亚硝化、硝化细菌和有机质降解菌的富集培养第27-28页
     ·固定化菌剂的制备第28页
     ·复合微生物修复养殖废水的室内模拟试验第28页
     ·测定方法第28页
   ·滤食性贝类的筛选及生物滤食作用测定第28-29页
     ·双壳贝类和实验用水第28-29页
     ·双壳贝类的滤食作用测定第29页
     ·测定方法第29页
   ·龙须菜吸收氮磷营养盐的室内模拟实验第29-31页
     ·龙须菜及培养条件第29-30页
     ·营养盐浓度和比例对龙须菜生长和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30页
     ·环境因子对龙须菜生长和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30页
     ·营养盐吸收速率的测定第30-31页
   ·富营养化水体综合生物修复的现场围隔实验第31-32页
     ·实验材料第31页
     ·围隔实验设计和方法第31-32页
   ·数据处理第32-33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57页
   ·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菌剂的筛选第33-42页
     ·亚硝化和硝化细菌的活性及其影响因子第33-37页
     ·有机质降解菌的选育和性能评价第37-40页
     ·复合菌对养殖废水修复作用的室内评价第40-42页
   ·滤食性贝类的筛选和滤食作用评价第42-44页
     ·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的滤食性贝类筛选第42页
     ·投加密度对栉孔扇贝滤水率的影响第42-43页
     ·盐度对栉孔扇贝滤水率的影响第43-44页
   ·大型海藻龙须菜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特征第44-48页
     ·龙须菜吸收氮磷营养盐的动态变化第44-45页
     ·氮源种类及初始浓度对龙须菜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45页
     ·氮磷比对龙须菜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45-46页
     ·培养介质初始 pH 对龙须菜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46-47页
     ·培养介质盐度对龙须菜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47-48页
     ·培养温度对龙须菜吸收营养盐的影响第48页
   ·近海富营养化水体综合生物修复体系的构建第48-57页
     ·各围隔生物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的变化过程第48-50页
     ·各围隔生态系统中 COD 浓度的动态变化第50-51页
     ·各围隔实验生态系统中 Chl-a 的变化第51-52页
     ·各围隔生态系统中 pH 和 DO 的变化第52-54页
     ·各围隔生物系统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变化第54-55页
     ·各围隔生态系统中异养菌总数的变化第55-57页
4 结论第57-59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57页
   ·特色与创新第57-58页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6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附录 1 Pro 培养液成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淄博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珠江口溢油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