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社会基础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 第15-23页 |
(一) 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 第15-18页 |
(二)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 第19-23页 |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同盟军的论述 | 第23-24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际关系问题的认识 | 第24-26页 |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制度中政党合作的对象 | 第26-28页 |
(四)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制度坚持的原则 | 第28-30页 |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实践基础 | 第30-40页 |
(一) 中国政党制度基本框架的建构 | 第30-32页 |
(二) 中国政党制度科学定位的确定 | 第32-34页 |
(三) 中国政党制度衡量标准的提出 | 第34-37页 |
(四) 中国政党制度制度化推进 | 第37-40页 |
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40-44页 |
(一) 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 第40-41页 |
(二) 与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 第41-42页 |
(三) 与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 第42-43页 |
(四) 与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