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声景评价与营造--以泰安市东湖公园和南湖公园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调查时间 | 第13页 |
| ·调查地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声景观与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16-25页 |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6-18页 |
| ·城市公园 | 第16页 |
| ·景观 | 第16页 |
| ·声景及声景学 | 第16-17页 |
| ·声景观图 | 第17-18页 |
| ·声景的构成要素 | 第18-20页 |
| ·声音 | 第18-19页 |
| ·听者 | 第19-20页 |
| ·环境 | 第20页 |
|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观 | 第20-23页 |
| ·植物与声景观 | 第20-21页 |
| ·山水与声景观 | 第21-22页 |
| ·建筑与声景观 | 第22-23页 |
| ·中西声景设计主题思想的差异 | 第23-25页 |
| 3 城市公园声景特性分析 | 第25-39页 |
| ·城市公园声景的构成 | 第25页 |
| ·城市公园声景发生的时间分布 | 第25-26页 |
| ·城市公园声景的客观评价 | 第26-29页 |
| ·公园声景的声级 | 第26-28页 |
| ·公园声景的喧闹度评价 | 第28-29页 |
| ·城市公园声景的主观评价 | 第29-38页 |
| ·主观评价方法 | 第29-30页 |
| ·主观评价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 ·主观评价结果 | 第31-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4 GIS 声景观图在声景评价中的应用 | 第39-46页 |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9页 |
| ·制图 | 第39-40页 |
| ·分析 | 第40-45页 |
| ·客观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 ·主观数据分析 | 第41-45页 |
| ·主客观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5 城市公园声景的营造 | 第46-55页 |
| ·城市公园声景的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 ·保护原有好声音,创造自然多样的声景观 | 第46页 |
| ·注重整体布局,创造和谐统一的声景观 | 第46-47页 |
| ·关怀人文,创造愉悦互动的声景观 | 第47页 |
| ·城市公园声景的设计步骤 | 第47-49页 |
| ·调查整理现有的声音 | 第47-48页 |
| ·确定各声音构成要素 | 第48页 |
| ·开展声景设计 | 第48-49页 |
| ·声景设计完成后的运营管理 | 第49页 |
| ·城市公园声景意境的营造手法 | 第49-55页 |
| ·运用园林设计要素营造声景 | 第50-53页 |
| ·运用传统文化营造声景意境 | 第53-5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 ·创新点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录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投寄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