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现代城市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11-16页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1-13页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第13-15页
     ·概念界定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2章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基础研究第19-37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演变历程第19-29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概述第19-20页
     ·西方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历程第20-24页
     ·中国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历程第24-29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类型分析第29-31页
     ·根据建造位置所分的两大类政务区广场第29-30页
     ·根据设计理念与形态所分的三类政务区广场第30-31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趋势第31-34页
     ·从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第31-32页
     ·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第32-33页
     ·从追求形象尺度向使用人性化发展第33页
     ·从同一化向地域性转变第33-34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现存问题第34-35页
     ·景观环境与空间行为心理脱节第34页
     ·忽视政务广场特有的文化内涵第34-35页
     ·缺乏对当地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尊重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系统分析第37-65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景观特性第37页
     ·双重性第37页
     ·聚散性第37页
     ·独特性第37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景观构成第37-45页
     ·植被绿化第38-40页
     ·道路系统第40-41页
     ·场地空间第41页
     ·环境设施第41-44页
     ·公众活动第44-45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的文化内涵第45-46页
     ·文化内涵的形成第45页
     ·文化内涵的体现第45-46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的审美特征第46-47页
     ·功能与形式的结合第46-47页
     ·意境与意蕴的共存第47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实证分析第47-64页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调研方法步骤的确定第47-49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使用调查第49-61页
     ·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设计研究第65-95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原则第65-70页
     ·双重性原则第65页
     ·人性化原则第65-67页
     ·地域性原则第67页
     ·场所感原则第67-68页
     ·生态性原则第68-70页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第70-81页
     ·基于政务广场双重特性基础上的设计方法第70-71页
     ·基于行为需求基础上的人性化设计方法第71-76页
     ·基于地域性特征体现的设计方法第76-80页
     ·基于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第80-81页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广场设计实践第81-94页
     ·设计项目背景第81-83页
     ·基于研究成果指导下的设计方法与步骤第83-85页
     ·设计成果及其对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印证第85-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第101-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六次全国书展以来我国封面设计的发展
下一篇:火灾下钢框架抗连续倒塌计算分析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