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背景 | 第8-10页 |
·IEEE802.11n协议发展现状 | 第8-9页 |
·IEEE802.11n协议的特点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IEEE802.11n MAC层相关技术及分析方法 | 第13-25页 |
·引言 | 第13页 |
·DCF机制 | 第13-19页 |
·IEEE802.11 帧间间隙 | 第14-15页 |
·随机退避时间 | 第15-17页 |
·基本发包模式 | 第17-18页 |
·RTS/CTS访问模式(四步握手协议) | 第18-19页 |
·MAC层性能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模型分析 | 第19-22页 |
·仿真分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IEEE802.11n MAC层增强技术 | 第25-34页 |
·引言 | 第25页 |
·聚合帧技术 | 第25-29页 |
·A-MSDU聚合方案 | 第26-27页 |
·A-MPDU聚合方案 | 第27-28页 |
·A-PPDU聚合方案 | 第28页 |
·PPDU Bursting聚合方案 | 第28-29页 |
·双向传输技术 | 第29-30页 |
·块应答技术 | 第30-32页 |
·预约时间措施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IEEE802.11n MAC层聚合帧协议分析及算法优化 | 第34-52页 |
·引言 | 第34页 |
·四种聚合方案的比较 | 第34-37页 |
·理想信道下A-MSDU和A-MPDU饱和吞吐量 | 第37-40页 |
·模型分析 | 第37-38页 |
·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差错信道下A-MSDU和A-MPDU的饱和吞吐量 | 第40-47页 |
·模型分析 | 第41-44页 |
·仿真分析 | 第44-47页 |
·基于回退机制的算法改进 | 第47-51页 |
·新算法的提出 | 第47-48页 |
·模型分析 | 第48-51页 |
·仿真分析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