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4-16页
     ·文章主要工作第14-15页
     ·文章的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与人工免疫模型概述第16-26页
   ·入侵检测系统第16-20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第16-17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第17-19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及不足第19-20页
   ·人工免疫系统第20-23页
     ·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第21-22页
     ·人工免疫系统的应用流程第22页
     ·人工免疫系统的仿生机理第22-23页
   ·入侵检测系统与人工免疫系统的相似性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第26-38页
   ·人工免疫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第26-29页
     ·免疫系统的层次结构第26-27页
     ·免疫系统反应的基本流程第27页
     ·抗原提呈第27页
     ·特异性免疫第27-29页
   ·基于SNS模式的入侵检测技术第29-31页
     ·基于SNS模式入侵检技术分析第29-30页
     ·基于SNS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第30-31页
     ·基于SNS模型的IDS的不足第31页
   ·基于危险理论的入侵技术第31-35页
     ·危险理论的提出第31-33页
     ·基于危险模式的入侵加测技术的发展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四章 基于危险理论的免疫入侵模型第38-52页
   ·基于SNS模式的入侵检测模块第38-41页
     ·抗原的分类及相应抗体分类第38-39页
     ·SNS模块介绍第39页
     ·SNS模块使用的算法第39-41页
   ·基于DND模式的入侵检测模块第41-48页
     ·DCA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1-44页
     ·DCA算法的改进第44-46页
     ·算法的数据结构第46-48页
   ·免疫应答过程第48-49页
   ·基于危险理论的免疫入侵模型的设计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仿真实验第52-64页
   ·实验数据集第52-54页
   ·实验数据预处理第54-57页
   ·实验参数的确定第57-58页
   ·仿真实验分析第58-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本文总结第64-65页
   ·未来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半结构化Web论坛信息抽取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