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4页 |
·背景 | 第10-11页 |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湿地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湿地保护理论 | 第14-15页 |
·湿地的定义和特征 | 第14页 |
·湿地的功能和作用 | 第14-15页 |
·湿地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 第15页 |
·国内外湿地保护行动与实践 | 第1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7页 |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第16页 |
·可持续发展内涵 | 第16-1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17页 |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质和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畜牧业可持续的本质 | 第17-18页 |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 第19-34页 |
·三江平原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2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2页 |
·三江平原湿地资源概况 | 第22-24页 |
·三江平原湿地资源概况 | 第22-24页 |
·三江平原湿地资源保护 | 第24页 |
·黑龙江省及三江平原农业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黑龙江省及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情况 | 第25-29页 |
·饲草、料资源 | 第25-26页 |
·畜种资源 | 第26-27页 |
·畜产品生产状况 | 第27-28页 |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28-29页 |
·三江平原畜牧业养殖方式 | 第29-31页 |
·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中面临问题 | 第31-34页 |
·草原生产力和质量下降 | 第31页 |
·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 | 第31-32页 |
·畜禽品种差与效益低 | 第32页 |
·规模化程度低与市场制约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影响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若干政策因素分析 | 第34-45页 |
·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政策对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4-35页 |
·黑龙江省畜牧业“十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 第34页 |
·畜牧业“十五”规划对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评价 | 第34-35页 |
·黑龙江省奶源基地建设对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5-36页 |
·黑龙江省奶源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奶源基地建设对三江平原的要求 | 第36页 |
·奶源基地建设对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评价 | 第36页 |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6-38页 |
·湿地保护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总体情况 | 第38页 |
·湿地保护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8-40页 |
·养殖方式转变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第40-44页 |
·放牧与舍饲成本比较 | 第40-41页 |
·猪禽与草食家畜牛羊饲养成本比较 | 第41-42页 |
·养殖方式转变的效益分析 | 第42-44页 |
·总体评价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湿地保护下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机会 | 第45-51页 |
·森林养禽和特种养殖 | 第45-46页 |
·鸭、鹅等水禽饲养 | 第46-47页 |
·生猪、家禽饲养 | 第47-49页 |
·种草舍饲草食家畜 | 第49页 |
·湿地风光型畜牧业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湿地保护下加强三江平原畜牧业发展的结论和建议 | 第51-57页 |
·基本结论 | 第51页 |
·促进三江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1-57页 |
·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52页 |
·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饲料作物,推行三元结构 | 第52-53页 |
·大力发展规模化、舍饲型畜牧业 | 第53页 |
·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第53-54页 |
·增加政策和资金投入,保证生态建设取得实效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