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清单 | 第12-14页 |
表清单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33页 |
·引言 | 第15页 |
·氮化铝及其应用 | 第15-19页 |
·氮化铝的结构与性能 | 第15-17页 |
·氮化铝的应用 | 第17-19页 |
·氮化铝陶瓷的热传导性能及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氮化铝陶瓷的热传导性能 | 第19-20页 |
·氮化铝热导率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研究 | 第21-27页 |
·直接氮化法 | 第21-23页 |
·碳热还原法 | 第23-24页 |
·高能球磨法 | 第24-25页 |
·高温自蔓延合成法 | 第25-26页 |
·原位自反应合成法 | 第26页 |
·等离子化学合成法 | 第26-27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7页 |
·氮化铝陶瓷低温烧结的研究 | 第27-31页 |
·氮化铝粉体性质的研究 | 第28页 |
·氮化铝烧结助剂的研究 | 第28-31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2 实验内容 | 第33-37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过程 | 第34-35页 |
·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制备 | 第34页 |
·氮化铝陶瓷的烧结 | 第34-35页 |
·样品的性能表征 | 第35-37页 |
·热分析 | 第35页 |
·物相分析 | 第35页 |
·粒径分析 | 第35页 |
·元素分析 | 第35页 |
·致密度分析 | 第35-36页 |
·热导率测试 | 第36-37页 |
3 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制备及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的研究 | 第37-68页 |
·纳米氮化铝粉体制备 | 第37-48页 |
·引言 | 第37页 |
·工艺参数及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不同[C]/[Al]比对纳米氮化铝粉体合成影响 | 第38-39页 |
·前驱体预烧对纳米氮化铝粉体合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39-43页 |
·氮化制度对纳米氮化铝粉体合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3-47页 |
·除碳制度对氮化铝合成的影响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纳米氮化铝粉体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研究 | 第48-68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方案 | 第48-50页 |
·不同量纳米氮化铝粉体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研究 | 第50-55页 |
·不同粒径纳米氮化铝粉体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研究 | 第55-60页 |
·纳米AlN和纳米Y_2O_3复合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研究 | 第60-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4 助剂辅助纳米氮化铝粉体制备 | 第68-84页 |
·引言 | 第68页 |
·工艺参数及实验方案 | 第68-69页 |
·钙辅助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制备 | 第68-69页 |
·钇掺杂氮化铝粉体的制备 | 第69页 |
·钙辅助纳米氮化铝粉体制备结果与讨论 | 第69-76页 |
·含CaO前驱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69-71页 |
·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71-74页 |
·钙助剂作用性能分析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钇掺杂氮化铝粉体制备结果与讨论 | 第76-84页 |
·钇掺杂对氮化铝合成温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钇掺杂氮化铝粉体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 第78-80页 |
·钇掺杂氮化铝粉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80-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5 钇掺杂氮化铝粉体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研究 | 第84-102页 |
·引言 | 第84页 |
·实验方案 | 第84-86页 |
·不同量钇掺杂氮化铝粉体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的研究 | 第86-90页 |
·不同Y_2O_3含量钇掺杂氮化铝粉体改性微米氮化铝陶瓷研究 | 第90-95页 |
·低温烧结高热导率氮化铝陶瓷 | 第95-100页 |
·氮化铝陶瓷热传导性能研究 | 第100-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6 结论 | 第102-104页 |
·研究总结 | 第102-103页 |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