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制度创新和衡量指标 | 第18-22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8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8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 | 第18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 | 第18-19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 | 第19-22页 |
|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22-33页 |
| ·选取Y区的依据 | 第22页 |
| ·Y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介绍——基于Y区的农户问卷调查 | 第22-32页 |
| ·调查问卷状况 | 第22-23页 |
|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23-27页 |
| ·样本分析 | 第27-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4 制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33-43页 |
| ·制度设计方面 | 第33-36页 |
| ·部分制度设计有失公平 | 第33页 |
| ·统筹层次偏低 | 第33-34页 |
| ·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不合理 | 第34-35页 |
| ·“捆绑式”缴费有悖于自愿原则 | 第35页 |
| ·基金运作管理机制不科学,保值增值难 | 第35-36页 |
| ·社会环境方面 | 第36-39页 |
|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 第36-37页 |
| ·参与主体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 | 第37-38页 |
| ·养老保险城乡二元结构分割严重 | 第38-39页 |
| ·经济环境方面 | 第39-40页 |
|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 第39页 |
|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 | 第39页 |
|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缴费能力不足 | 第39-40页 |
| ·监管机制方面 | 第40-43页 |
|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 ·经办管理不够规范 | 第41-43页 |
| 5 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53页 |
| ·优化制度设计 | 第43-45页 |
| ·增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福利性和社会性 | 第43页 |
| ·合理设计政府财政补贴 | 第43-44页 |
| ·破解“捆绑式”缴费方式,实现农民自愿参保 | 第44页 |
| ·规范新农保基金的管理运营 | 第44-45页 |
| ·改善社会环境 | 第45-47页 |
|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政策宣传效果 | 第45页 |
| ·提高新农保参与主体思想上的认识 | 第45-46页 |
| ·加快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 | 第46-47页 |
| ·优化经济环境 | 第47-49页 |
| ·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第47-48页 |
| ·积极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 第48页 |
| ·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 | 第48-49页 |
|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9-53页 |
| ·加强法制建设 | 第49页 |
|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 ·建立健全新农保经办管理体制 | 第50-53页 |
| 6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