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第13-19页 |
·生物柴油定义及其发展优势 | 第13-14页 |
·生物柴油制造方法 | 第14-17页 |
·生产生物柴油木本油料植物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木本油料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可适性 | 第18-19页 |
§1.2 生物柴油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国外生物柴油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国内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原料供应问题 | 第21页 |
·缺乏有效的加工技术 | 第21-22页 |
·产品品质有待改善 | 第22页 |
§1.4 本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油茶、油桐、乌桕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可适性研究 | 第24-38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生物柴油原料初筛标准 | 第25-26页 |
·种仁含油率 | 第25页 |
·酸值 | 第25页 |
·碘值标准 | 第25页 |
·十六烷值标准 | 第25-26页 |
·冷滤点 | 第26页 |
·运动粘度 | 第26页 |
§2.3 十六烷值、冷滤点和黏度的预测 | 第26-27页 |
§2.4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原料油理化性质 | 第30-31页 |
·原料油脂肪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 第31-36页 |
§2.6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桐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生物柴油理化性质分析 | 第38-46页 |
§3.1 前言 | 第38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39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9页 |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 第39页 |
·桐油生物柴油样品的制备 | 第39-40页 |
·生物柴油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41-43页 |
·生物柴油品质分析 | 第43-45页 |
§3.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桐油—地沟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性能改善研究 | 第46-52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混合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抗氧化剂对混合生物柴油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混合生物柴油氧化后粘度和过氧化值的变化 | 第50-51页 |
§4.4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与生物柴油性能关系 | 第52-63页 |
§5.1 前言 | 第5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53-62页 |
·生物柴油理化性质分析 | 第53-54页 |
·单一脂肪酸与生物柴油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54-58页 |
·混合脂肪酸与生物柴油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58-62页 |
§5.4 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建议及不足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件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