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

轮状病毒VP7及NSP4蛋白适应性进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引言第13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进化理论主要流派第14-15页
     ·自然选择作用第15页
     ·分子水平检测选择作用第15-16页
   ·研究现状第16-1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第18-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主要创新工作第19页
     ·论文主要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轮状病毒概述第21-30页
   ·轮状病毒流行概况第21-22页
     ·轮状病毒对人类的危害第21页
     ·轮状病毒对畜牧业的危害第21-22页
   ·病原简介第22-26页
     ·轮状病毒结构特征第22-23页
     ·病毒蛋白分类第23页
     ·病毒核蛋白功能第23-24页
     ·病毒结构蛋白功能第24-25页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功能第25页
     ·病毒理化性质第25-26页
   ·流行病学第26-27页
     ·一般流行病学第26页
     ·血清流行病学第26-27页
   ·腹泻机制研究第27-28页
     ·肠道内腹泻机制第27页
     ·肠道外腹泻机制第27-28页
   ·治疗与预防第28页
     ·治疗现状第28页
     ·预防第28页
   ·疫苗研制第28-29页
     ·疫苗研制的必要性第28-29页
     ·疫苗研制现状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密码子的适应性进化第30-40页
   ·基因重复和适应性进化第30页
   ·最大似然法第30-33页
     ·最大似然法和似然比检验第30-31页
     ·密码子替代模型第31-32页
     ·分支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第32页
     ·位点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第32-33页
     ·分支——位点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第33页
   ·贝叶斯推论第33-35页
     ·贝叶斯定理第33-34页
     ·Markov 链概念介绍第34-35页
   ·PAML 软件第35-37页
     ·软件基本介绍第35-36页
     ·分支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参数设置第36页
     ·位点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参数设置第36-37页
     ·分支——位点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参数设置第37页
   ·Suzuki-Gojobori 方法检测正选择第37-39页
     ·Suzuki-Gojobori 方法原理第37-38页
     ·Suzuki-Gojobori 方法软件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中国区人轮状病毒VP7、NSP4 适应性进化研究第40-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序列数据第40-42页
     ·数据处理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第42-43页
     ·进化分析、正选择位点确定第43-44页
   ·实验结果第44-45页
     ·VP7 编码序列位点上的选择压力检测第44页
     ·NSP4 编码序列位点上的选择压力检测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结论第47页
   ·应用Suzuki-Gojobori 法检测适应性进化第47-54页
     ·数据第47页
     ·方法第47-48页
     ·结果第48-53页
     ·讨论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不同物种轮状病毒适应性进化分析第55-65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序列数据第55-56页
     ·系统进化树构建第56-57页
     ·不同种系间可变选择压力第57页
     ·不同氨基酸位点间可变选择压力第57-58页
   ·结果第58-60页
     ·不同种系中可变选择压力第58-59页
     ·位点间可变ω比率及正选择位点的识别第59-60页
   ·讨论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第65-68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65-66页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A大功率恒流驱动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工程共同体伦理责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