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8-12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创新之处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基本方法第10页
     ·论文框架第10-11页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第11-12页
第一章 价值观的概述第12-16页
   ·价值、价值观的概念第12页
   ·价值观的特点第12-13页
     ·行为导向性第12-13页
     ·正负两重性第13页
     ·多样性第13页
   ·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第13-16页
     ·家庭教育是摇篮第13-14页
     ·学校教育是主导第14页
     ·社会环境是方向第14页
     ·自身素质是基石第14-16页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简述第16-20页
   ·“当代”的时间界定第16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和功能第16-17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第16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能第16-17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时代脉络第17页
   ·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第17-20页
     ·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需要第18页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需要第18-19页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进步的需要第19-20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第20-30页
   ·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第20-23页
     ·多元性第20-21页
     ·自我性第21页
     ·现实性第21-22页
     ·不稳定性第22页
     ·可塑性第22-23页
   ·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第23-24页
     ·政治态度积极向上第23页
     ·人生价值上注重奉献第23页
     ·学习意识逐渐增强第23-24页
     ·思维方式上更加理性第24页
   ·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特点中的不足第24-25页
     ·重视物质利益、盲目攀比,缺乏理想信念第24页
     ·道德品质的滑坡第24-25页
     ·集体主义的缺失第25页
     ·急功近利,缺乏拼搏精神第25页
   ·大学生价值观取向不足的成因第25-30页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25-26页
     ·传统文化的缺失第26页
     ·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第26-2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27页
     ·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第27-28页
     ·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第28-30页
第四章 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不足的对策研究第30-44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第30-3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第30-32页
       ·引领与渗透相结合第30页
       ·说服力与感召力相结合第30-31页
       ·教化力和亲和力相结合第31-32页
       ·规范引导与兼容并包相结合第3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内容第32-35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第33页
       ·创新文化形式第33-34页
       ·加强荣辱观教育第34页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第34-35页
       ·加强民族精神第35页
   ·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第35-36页
     ·突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地位第35页
     ·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35-36页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素质第36页
   ·积极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第36-37页
     ·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第36-37页
     ·优化校园环境第37页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第37页
   ·加强网络媒体的教育引导第37-38页
     ·加强社会的网络监管第38页
     ·突出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第38页
   ·重拾榜样示范的带动作用第38-40页
     ·父母充分做好“言传身教”的表率第38-39页
     ·以成功人士为榜样,加强大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第39-40页
   ·在各学科的教育中渗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第40-41页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渗透作用第41页
   ·借鉴国外经验和启示第41-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肠道间质瘤MSCT表现与危险度相关分析
下一篇: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及对外周血BAFF/BAFF-R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