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中的契约文明与法治政府建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8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8-20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契约、契约论和契约文明第22-61页
   ·契约概念与范畴第22-32页
     ·契约概念溯源第22-26页
     ·契约范畴的基本要素第26-28页
     ·契约的分类及契约论类型第28-32页
   ·契约论及其当代启示第32-49页
     ·契约论学说及其理论的演变第32-39页
     ·契约论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第39-44页
     ·契约论的当代启示:契约精神第44-49页
   ·契约文明:契约精神的当代升华第49-61页
     ·契约文明的含义与逻辑结构第49-53页
     ·契约文明的伦理意蕴第53-56页
     ·契约文明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根基第56-61页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契约文明第61-84页
   ·市场经济:契约文明的经济制度基础第62-69页
     ·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点第62-66页
     ·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第66-69页
   ·全球化时代的契约文明第69-75页
     ·市场经济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契约化第70-73页
     ·契约关系的全球化拓展第73-7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契约文明第75-8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契约精神第76-7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契约制度文明第77-81页
     ·法治政府:契约制度文明的政治权力诉求第81-84页
第四章 法治政府建构之契约理据第84-109页
   ·法治政府之契约伦理意蕴第85-94页
     ·契约伦理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85-86页
     ·法治政府与契约的关联第86-88页
     ·法治政府的契约伦理内涵:契约正义第88-94页
   ·马克思契约正义观的政府合法性证成第94-100页
     ·马克思契约正义观孕育的市民社会背景第94-96页
     ·马克思契约正义观的形成及逻辑结论第96-98页
     ·超越市民社会契约正义的政府合法性证成第98-100页
   ·法治政府的法理根基、精神底蕴与核心价值第100-109页
     ·法治政府的法理根基:法治理性第100-102页
     ·法治政府的精神底蕴:以人为本第102-106页
     ·法治政府的核心价值:行政正义第106-109页
第五章 法治政府之契约方法论建构意义第109-143页
   ·契约方法论的价值第110-122页
     ·契约方法论之个人主义批判第110-11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第114-120页
     ·和谐社会:超越契约的人际交往图景第120-122页
   ·和谐社会之法治政府诉求第122-132页
     ·和谐社会实现之契约路径选择与保障第122-127页
     ·和谐社会之法治政府内涵诉求第127-132页
   ·法治政府建构之当代中国意义第132-143页
     ·中国境遇:伦理政治的中国传统和契约文化第132-136页
     ·动力源泉:契约社会生成和政府推进第136-139页
     ·制度架构: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契约式互动第139-143页
第六章 法治政府之中国式契约选择第143-166页
   ·宪法契约:民主制度的契约之维第143-151页
     ·法治政府之政治基础:民主制与人民主权原则第144-146页
     ·人民主权的契约要旨与实践:宪法契约第146-148页
     ·宪法契约的困境与出路第148-151页
   ·经济、社会生活的契约化:法治政府之经济社会基础与界限第151-159页
     ·法治政府之契约经济基础与保障第151-153页
     ·中国社会整合机制与社会日常生活契约第153-156页
     ·法治政府契约秩序之实现第156-159页
   ·契约行政:法治政府之契约治理第159-166页
     ·治理转型中的政府行政治理模式:契约行政第160-161页
     ·契约行政伦理与公共行政精神第161-163页
     ·契约行政的法制化第163-166页
结语第166-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8页
致谢第178-17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蟾蜍灵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Zn缺乏对人精子VDAC的mRN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