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水稻纹枯病及其生防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 | 第11-12页 |
·危害范围 | 第12页 |
·症状 | 第12-13页 |
·病害循环和传播方式 | 第13页 |
·发病因素 | 第13-14页 |
·当前主要防治措施 | 第14-15页 |
·水稻纹枯病抗病育种和转基因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7-18页 |
·芽孢杆菌及其抗菌物质生物防治的开发与利用 | 第18-28页 |
·芽孢杆菌属中用于生物防治的种类 | 第18-20页 |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抑菌机制 | 第20-22页 |
·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 | 第22-2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8-30页 |
2 芽孢杆菌223菌株的进一步鉴定 | 第30-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供试菌株 | 第30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0-31页 |
·引物合成 | 第31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拮抗菌株的gyrB基因序列扩增 | 第32页 |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第32-33页 |
·克隆与筛选 | 第33-35页 |
·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gyrB基因序列扩增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5-36页 |
·gyrB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3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氨基酸测序 | 第39-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菌株、培养基和试剂 | 第39-40页 |
·拮抗活性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223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 第41页 |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第41页 |
·抗菌物质分子量初步测定 | 第41-42页 |
·条带抑菌活性验证 | 第42页 |
·抗菌物质浓度测定 | 第42-43页 |
·氨基酸序列测定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第43-44页 |
·抗菌物质分子量初步测定 | 第44-45页 |
·条带抑菌活性验证 | 第45页 |
·抗菌物质浓度测定 | 第45-46页 |
·氨基酸序列测定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4 抗菌蛋白部分理化性质和对几种常见真菌病害的抗菌谱研究 | 第48-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培养基和试剂 | 第48页 |
·拮抗物质稳定性测定 | 第48-49页 |
·抗菌蛋白抑菌谱 | 第49页 |
·最小抑制浓度和半抑制浓度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拮抗物质稳定性测定 | 第50-52页 |
·抗菌蛋白抑菌谱 | 第52页 |
·最小抑制浓度和半抑制浓度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5 抗菌蛋白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 第54-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4页 |
·培养基 | 第54页 |
·盆栽试验 | 第54-55页 |
·田间试验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盆栽试验 | 第56-57页 |
·田间试验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6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附1.223菌株的gyrB基因测定序列 | 第68-69页 |
附2.223菌株gyrB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 第69-71页 |
附3.223菌株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