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国内外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失业及其相关概念 | 第11-14页 |
一、与失业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11-12页 |
二、失业的定义 | 第12-13页 |
三、失业的类型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特点和模式 | 第14-16页 |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14-15页 |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 第15-16页 |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1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失业保险立法的演变 | 第16-22页 |
一、国外失业保险立法的历史回顾 | 第16-20页 |
二、我国失业保险立法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基础理论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法理分析 | 第22-25页 |
一、失业保险的生存权保障理念 | 第22-24页 |
二、失业保险的劳动权保护理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内涵和内容 | 第25-30页 |
一、促进就业功能在立法上的体现 | 第25-26页 |
二、促进就业功能的基本内涵 | 第26-28页 |
三、促进就业功能的内容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作用 | 第30-33页 |
一、促进就业功能的积极作用 | 第30-32页 |
二、促进就业功能的消极作用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现行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失业保险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 第34-38页 |
一、覆盖范围狭窄 | 第34-35页 |
二、预防和调控失业缺乏相应制度 | 第35-36页 |
三、失业保险基金给付方式不当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失业保险立法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不足 | 第38-41页 |
一、统筹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8页 |
二、立法层次过低 | 第38-39页 |
三、失业保险立法在促进就业方面缺乏长效机制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立法建议 | 第41-50页 |
第一节 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各项制度 | 第41-45页 |
一、建立待遇递减制度 | 第41页 |
二、建立失业预警制度 | 第41-42页 |
三、建立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费率调整制度 | 第42页 |
四、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联动制度 | 第42-43页 |
五、建立健全就业促进制度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加大失业保险立法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力度 | 第45-50页 |
一、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的给付方式 | 第45-47页 |
二、强化失业保险立法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内涵 | 第47-48页 |
三、健全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法律体系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