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9页 |
2.1 经济增长的内涵 | 第18-23页 |
2.1.1 经济增长的定义 | 第18-19页 |
2.1.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 第19-20页 |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20-23页 |
2.2 碳排放的内涵 | 第23-25页 |
2.2.1 碳排放的定义 | 第23页 |
2.2.2 碳排放强度 | 第23-24页 |
2.2.3 低碳经济 | 第24-25页 |
2.3 碳排放的收入弹性 | 第25页 |
2.4 结构突变理论 | 第25-29页 |
第三章 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趋势 | 第29-42页 |
3.1 能源相关的排放日益重要 | 第29-32页 |
3.2 当前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 | 第32-42页 |
3.2.1 通过燃料燃烧的碳排放 | 第33-34页 |
3.2.2 分地区的碳排放 | 第34-35页 |
3.2.3 分行业的碳排放 | 第35-37页 |
3.2.4 碳排放与社会经济指标的联系 | 第37-42页 |
第四章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收入弹性实证分析 | 第42-55页 |
4.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42页 |
4.2 建立模型 | 第42-49页 |
4.2.1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第42-44页 |
4.2.2 ARDL(1.0)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4.2.3 FMOLS、CCR、DOLS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4.2.4 结构变化检验 | 第47-49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8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对于中国的启示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谢辞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