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项目的“十五”期间杭州主城区空间变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导言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7-8页 |
| ·研究范围与期限 | 第8页 |
| ·分析方法与依据 | 第8-9页 |
| ·主要数据来源和基本数据 | 第8-9页 |
| ·分析方法 | 第9页 |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2. 相关领域研究 | 第10-16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概述 | 第10-12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含义 | 第10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重要意义 | 第10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应用 | 第10-11页 |
| ·三维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流程 | 第11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与本文的关系 | 第11-12页 |
| ·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 ·城市规划同规划管理的理论探索 | 第12-13页 |
| ·城市空间扩张理想模式的理论探索 | 第13-14页 |
| ·存在问题:规划管理同城市空间模式如何结合 | 第14-16页 |
| 3. 杭州主城区建设项目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 | 第16-33页 |
| ·分析单元划分 | 第16-17页 |
| ·建设项目的数量和功能分析 | 第17-27页 |
| ·各行政区项目增量及变化 | 第17-20页 |
| ·主城区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增量及其变化情况 | 第20-25页 |
| ·基于行政区划的各类项目相关性分析 | 第25页 |
| ·建设项目单个规模演变趋势 | 第25-26页 |
| ·各类项目比例不均衡 | 第26-27页 |
| ·空间布局分析 | 第27-32页 |
| ·建设项目总体分布及变化情况 | 第27-30页 |
| ·各类项目分布及变化情况 | 第30-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4. 杭州主城区建设项目空间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3-50页 |
| ·建设项目与政府决策的相关研究 | 第33-35页 |
| ·国家政策的影响 | 第33页 |
| ·行政区域的影响 | 第33-35页 |
| ·城市发展战略的影响 | 第35页 |
| ·建设项目与城市功能结构的相关研究 | 第35-37页 |
| ·大中心概念的形成 | 第35-36页 |
| ·市级商业中心网络化 | 第36页 |
| ·高校园区主导 | 第36-37页 |
| ·不同类用地空间分异明显 | 第37页 |
| ·建设项目与土地市场的相关研究 | 第37-42页 |
| ·土地一级市场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土地三级市场的影响 | 第38-42页 |
| ·建设项目同城市规划的相关分析 | 第42-47页 |
| ·建设状况同城市规划的用地规模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 ·建设状况同城市规划的用地布局比较分析 | 第43-47页 |
| ·建设项目受行为主体的影响分析 | 第47-50页 |
| ·不同行为主体对主城区建设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 ·不同行为主体对不同类型项目的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 5. 杭州主城区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 第50-53页 |
| ·杭州主城区发展趋势 | 第50-51页 |
| ·向东发展、跨江发展成为主导 | 第50页 |
| ·城市建设将以新建项目为主 | 第50-51页 |
| ·城市中心功能将进一步分化 | 第51页 |
| ·杭州主城区发展的应对策略 | 第51-53页 |
| ·继续用地置换,促使土地集约利用 | 第51页 |
| ·合理发挥开发商的作用 | 第51-52页 |
| ·合理利用各级土地市场的区位变化 | 第52页 |
| ·增强新建区块的规划效能 | 第52页 |
| ·创新型功能区,成为城市空间的新核心 | 第52页 |
| ·和谐各行政区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 6. 结语 | 第53-55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