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空间数据的形式和特点 | 第11-12页 |
| ·空间数据的存储模式 | 第12-17页 |
| ·纯文件型存储模式 | 第12-13页 |
| ·混合型存储模式 | 第13页 |
| ·基于RDBMS的一体化存储模式 | 第13-15页 |
| ·空间数据存储模式的比较 | 第15-17页 |
| ·常用商业空间数据库引擎 | 第17-21页 |
| ·本文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ArcSDE空间数据概念模型研究 | 第24-39页 |
| ·数据模型概念介绍 | 第24-26页 |
| ·OGC的矢量数据模型 | 第26-29页 |
| ·ArcSDE矢量数据模型 | 第29-35页 |
| ·要素的类型 | 第29-31页 |
| ·要素的属性 | 第31-32页 |
| ·矢量验证 | 第32-33页 |
| ·空间关系 | 第33-34页 |
| ·要素转换 | 第34-35页 |
| ·ArcSDE栅格数据模型 | 第35-39页 |
| 第三章 ArcSDE矢量数据存储模型研究 | 第39-47页 |
| ·压缩二进制存储模式的研究 | 第40-42页 |
| ·坐标变换算法研究 | 第40-41页 |
| ·压缩编码算法研究 | 第41-42页 |
| ·WKB存储模式研究 | 第42-43页 |
| ·WKT表达方式的研究 | 第43-44页 |
| ·ArcSDE空间网格索引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ArcSDE栅格数据存储模型研究 | 第47-56页 |
| ·ArcSDE栅格存储表模式 | 第48-51页 |
| ·栅格分块 | 第51-52页 |
| ·栅格金字塔 | 第52-54页 |
| ·栅格压缩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直接访问ArcSDE空间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第56-74页 |
| ·系统功能框架 | 第56-57页 |
| ·空间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实现 | 第57-61页 |
| ·建立ODBC数据库连接 | 第57页 |
| ·访问矢量要素数据流 | 第57-58页 |
| ·访问栅格数据集数据流 | 第58-61页 |
| ·矢量数据的压缩/解压缩 | 第61-64页 |
| ·二进制矢量数据流解压缩 | 第61-62页 |
| ·矢量压缩编码的实现 | 第62-64页 |
| ·栅格压缩/解压缩 | 第64-69页 |
| ·LZ77压缩/解压缩算法 | 第64页 |
| ·JPEG压缩/解压缩算法 | 第64-69页 |
| ·影像金字塔插值算法 | 第69-70页 |
| ·栅格数据的分块和组合 | 第70-74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