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重整计划在重整制度中的地位 | 第7-12页 |
一 重整制度的目的 | 第7-9页 |
二 实现成功重整的基本条件 | 第9-12页 |
第二章 重整计划程序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一 重整计划及其程序制度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重整计划程序制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13-17页 |
(一) 重整计划程序制度设计的目标 | 第13-14页 |
(二) 重整计划程序制度设计的原则 | 第14-17页 |
第三章 重整计划程序制度的基本构架 | 第17-41页 |
一 重整计划的制定 | 第17-21页 |
二 重整计划的通过 | 第21-27页 |
(一) 表决人的分组 | 第21-24页 |
(二) 重整计划的表决 | 第24-27页 |
三 重整计划的修改 | 第27-29页 |
(一) 计划的修改必须符合公平合理原则和有利于计划实行 | 第28页 |
(二) 修改计划不能对其他通过计划表决组的利益造成损害 | 第28-29页 |
四 重整计划的批准 | 第29-39页 |
(一) 正常批准 | 第29-30页 |
(二) 强行批准 | 第30-39页 |
五 重整计划的执行 | 第39-41页 |
(一) 重整计划的执行人 | 第39页 |
(二) 重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修改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重整计划程序操作的几点构想 | 第41-45页 |
一 对重整计划程序当事人的外部制约与引导 | 第41-42页 |
二 重整计划程序操作时间的限定 | 第42-43页 |
三 债权人参与重整计划程序的方式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书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