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第一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界定 | 第11-14页 |
一、精神损害 | 第11-12页 |
二、精神损害赔偿 | 第12-13页 |
三、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比较法考察 | 第14-20页 |
一、大陆法系 | 第14-15页 |
(一) 法国法 | 第14页 |
(二) 德国法 | 第14-15页 |
(三) 日本法 | 第15页 |
二、英美法系 | 第15-18页 |
(一) 英国法 | 第15-17页 |
(二) 美国法 | 第17-18页 |
三 国际性立法文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正当性分析 | 第20-26页 |
一、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正当性分析 | 第20-22页 |
(一) 人权保护的需要 | 第20页 |
(二) 合同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0-21页 |
(三) 合同法完全赔偿原则和可预见性规则的内在要求 | 第21页 |
(四)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基础 | 第21-22页 |
二、对否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质疑 | 第22-26页 |
(一) 驳斥一: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利于鼓励交易 | 第22-23页 |
(二) 驳斥二:精神损害是主观的、无形的,难以找到客观的证据予以证明 | 第23-24页 |
(三) 驳斥三:精神损害难以计量 | 第24页 |
(四) 驳斥四: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符合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 第24-25页 |
(五) 驳斥五: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违反了违约责任仅限于补偿性赔偿的原则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 第26-33页 |
一、适用违约精神损害的常见类型 | 第26-29页 |
(一) 婚庆、殡葬等服务合同 | 第26-27页 |
(二) 旅游等精神享受或消除某种痛苦、烦恼类合同 | 第27页 |
(三) 违约导致负载重大感情价值的特定物品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的合同 | 第27-29页 |
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构成 | 第29-30页 |
(一) 违约行为 | 第29页 |
(二) 精神损害事实存在并且达到一定程度 | 第29-30页 |
(三) 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30页 |
三、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限制规则 | 第30-33页 |
(一) 抚慰、补偿原则 | 第30-31页 |
(二) 合理预见原则 | 第31页 |
(三) 损益相抵规则 | 第31-32页 |
(四) 过失相抵规则 | 第32页 |
(五) 减损规则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