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5-6页
详细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5页
1 绪论第15-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16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2 高等教育效率研究综述第19-29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9-23页
     ·效率的内涵第19-21页
     ·教育效率的定义第21-22页
     ·高等教育效率的含义及其分类第22-23页
   ·高等教育效率研究综述第23-26页
     ·国外高等教育效率研究现状第23-25页
     ·国内高等教育效率研究现状第25-26页
   ·X效率理论及文献综述第26-29页
     ·X效率的定义第26页
     ·X效率理论基础第26-28页
     ·X效率理论应用文献综述第28-29页
3 我国高等教育X非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29-51页
   ·我国高等院校内部个人行为分析第29-38页
     ·运用选择理性理论对高等院校内部个人行为分析第29-34页
     ·运用"全权委托"偏好理论对高等院校内部个人行为分析第34-36页
     ·运用个人努力均衡理论对高等院校内部个人行为分析第36-38页
   ·我国高等院校的集体行为分析第38-51页
     ·运用群体努力均衡理论对高等院校集体行为分析第39-42页
     ·运用努力博弈理论对高等院校集体行为分析第42-45页
     ·运用企业努力均衡理论对高等院校集体行为分析第45-47页
     ·运用X效率福利损失理论对高等院校集体行为分析第47-51页
4 基于SFA的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第51-75页
   ·生产前沿面理论第51-53页
     ·生产前沿面第51-52页
     ·成本前沿面第52页
     ·经济效率与成本效率关系分析第52-53页
   ·随机前沿方法分析第53-57页
     ·基本模型第54-55页
     ·基于截面数据的随机前沿模型第55页
     ·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模型第55页
     ·效率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前沿模型第55-56页
     ·效率函数第56页
     ·统计检验第56-57页
   ·投入产出分析第57-60页
     ·投入分析第58-59页
     ·产出分析第59-60页
   ·实证分析第60-68页
     ·实证模型第60页
     ·数据选取第60-65页
     ·结果分析第65-68页
   ·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68-74页
     ·外部因素第68-70页
     ·内部因素第70-73页
     ·影响程度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5 基于DEA的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第75-103页
   ·DEA方法第75-77页
     ·简介第75页
     ·基本概念第75-76页
     ·基本原理第76-77页
   ·DEA基本模型第77-81页
     ·CCR模型第77-79页
     ·BCC模型第79-80页
     ·超效率DEA模型第80-81页
   ·投入产出指标第81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81-92页
     ·测算结果第81-89页
     ·结果分析第89-92页
   ·X效率差异显著性分析第92-102页
     ·不同方法下X效率差异显著性分析第92页
     ·地区X效率差异显著性分析第92-98页
     ·考虑投入产出质量的X效率差异分析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6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政策研究第103-121页
   ·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加强监督与激励第103-105页
     ·高等教育委托代理链条存在的问题第103-104页
     ·高等教育委托代理链条改善建议第104-105页
   ·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办高校发展第105-107页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去官僚化管理体制第107-112页
     ·调整教育行政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关系第108-110页
     ·完善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第110-112页
   ·明晰产权,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第112-113页
     ·明晰高等教育产权第112-113页
     ·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第113页
   ·建立共享机制,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第113-116页
     ·高等教育资源校内共享机制第114-115页
     ·高等教育资源校际共享机制第115页
     ·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共享机制第115-116页
     ·高等教育资源国际共享机制第116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116-121页
     ·建立教师管理学术事务制度第117页
     ·严格管理教师招聘程序,提高进入门槛第117-118页
     ·尝试对教师进行"职业锚"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第118页
     ·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第118-119页
     ·创建学习型高校第119-12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1-123页
   ·主要结论第121页
   ·创新点第121-122页
   ·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作者简介第131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
下一篇:“六个为什么”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