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私募基金基本理论和私募基金法律制度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私募基金的基本理论 | 第11-17页 |
一、私募基金的概念以及特征 | 第12页 |
二、私募基金的分类 | 第12-14页 |
三、私募基金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6页 |
(一)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 | 第14-15页 |
(二) 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 | 第15-16页 |
四、私募基金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一、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含义 | 第17页 |
二、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 | 第17-22页 |
(一) 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效率价值分析 | 第18页 |
(二) 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公平价值分析 | 第18-20页 |
(三) 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秩序价值分析 | 第20-22页 |
三、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对我国启示 | 第23-42页 |
第一节 美国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定 | 第23-35页 |
一、美国证券私募发行界定 | 第23-28页 |
二、私募基金投资人资格限定 | 第28-31页 |
三、私募基金的发行禁止广告 | 第31-32页 |
四、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2-35页 |
第二节 英国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定 | 第35-38页 |
一、英国私募发行的界定标准 | 第35-36页 |
二、英国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监管 | 第36页 |
三、英国私募基金市场的法律监管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日本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定 | 第38-40页 |
一、立法背景 | 第38-39页 |
二、日本私募基金的法律界定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私募基金法律规定 | 第40-42页 |
一、我国香港特区的法律规定 | 第40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的私募基金法律规定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我国私募基金状况及现行法律制度之分析 | 第42-53页 |
第一节 我国私募基金的状态 | 第42-48页 |
一、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42-44页 |
二、我国私募基金的现存状态 | 第44-48页 |
(一) 我国私募基金的现行组织形式 | 第45-46页 |
(二) 私募股权基金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蒙牛企业私募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 第46-47页 |
(三) 我国私募基金的尴尬地位和存在的风险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现况 | 第48-53页 |
一、中国私募基金相关法律 | 第48-52页 |
(一) 《证券法》以及相关规定与私募基金 | 第48-49页 |
(二) 《信托法》以及相关规定与私募基金 | 第49-51页 |
(三) 《证券投资基金法》与私募基金 | 第51页 |
(四) 新《合伙企业法》与私募基金 | 第51-52页 |
二、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之构想 | 第53-56页 |
第一节 私募基金的立法确立原则 | 第53-54页 |
一、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目标 | 第53-54页 |
二、立法必须尊重资本市场适度监管 | 第54页 |
第二节 完善私募基金立法之建议 | 第54-56页 |
一、在立法上将私募基金的含义予以明确 | 第54页 |
二、严格界定投资者资格 | 第54-55页 |
三、构建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设想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