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方法的地下水补给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地下水补给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概念与机理 | 第12-13页 |
| ·主要方法 | 第13-17页 |
| ·发展方向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31页 |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 ·气候特征 | 第20-23页 |
| ·水文特征 | 第23-24页 |
| ·植被与土壤 | 第24-25页 |
| ·地质概况 | 第25-27页 |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7-31页 |
| 第3章 原理与方法 | 第31-38页 |
| ·稳定同位素测法 | 第31-32页 |
| ·氯元素守恒法 | 第32-33页 |
| ·水均衡方法 | 第33-34页 |
| ·达西定律法 | 第34-35页 |
| ·水位动态法 | 第35-36页 |
| ·经验法 | 第36页 |
| ·基流分割法 | 第36-37页 |
| ·包气带数值模拟方法 | 第37-38页 |
| 第4章 基于多种方法的地下水补给量估算 | 第38-67页 |
| ·稳定同位素 | 第38-43页 |
| ·氯元素守恒法 | 第43-45页 |
| ·水均衡方法 | 第45-52页 |
| ·达西方法 | 第52-54页 |
| ·水位动态法 | 第54-58页 |
| ·经验法 | 第58-59页 |
| ·基流分割法 | 第59-63页 |
| ·包气带数值模拟法 | 第63-67页 |
| 第5章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对比 | 第67-73页 |
| ·方法对比 | 第68-70页 |
| ·系统对比 | 第70-73页 |
| 第6章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方法的选取原则 | 第73-84页 |
|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方法优缺点概述 | 第73-76页 |
| ·物理方法 | 第73-75页 |
| ·化学示踪法 | 第75-76页 |
|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方法的空间尺度 | 第76-77页 |
|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方法时间尺度 | 第77-78页 |
|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方法精度 | 第78-79页 |
|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方法选取原则 | 第79-84页 |
| ·研究目的 | 第79-80页 |
| ·补给类型/机理 | 第80页 |
| ·可利用/可获取的数据 | 第80-81页 |
| ·时间/经费 | 第81页 |
| ·研究方法的综合评价 | 第81-84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