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2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概述 | 第21-29页 |
·行邮专列概述 | 第21-22页 |
·行邮专列的发展历程 | 第21页 |
·行邮专列的主要特点 | 第21-22页 |
·行邮专列的开行条件 | 第22页 |
·行邮专列的运输组织与管理 | 第22页 |
·行包专列概述 | 第22-25页 |
·行包专列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行包专列的主要特点 | 第24页 |
·行包专列的开行条件 | 第24页 |
·行包专列的运输组织与管理 | 第24-25页 |
·现行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 | 第25-29页 |
3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办理站城市的确定 | 第29-44页 |
·现行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办理站城市汇总 | 第29-30页 |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办理站城市的确定 | 第30-32页 |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办理站城市行包发送量统计 | 第32-37页 |
·目前已经开行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城市的行包发送量统计 | 第33-35页 |
·拟新增专列办理站城市的行包发送量统计 | 第35-37页 |
·用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列办理站城市类型 | 第37-44页 |
·专列办理站城市类型确定的思路 | 第37-39页 |
·用SPSS对专列办理站城市进行聚类分析 | 第39-44页 |
4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办理站城市行包运量预测 | 第44-55页 |
·发送量预测 | 第44-51页 |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GM(1,1)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马尔可夫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用GM(1,1)模型进行发送量预测 | 第47-49页 |
·马尔可夫修正 | 第49-51页 |
·OD流量预测 | 第51-55页 |
5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的确定 | 第55-69页 |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编制的特点 | 第55-56页 |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原则与必要条件 | 第56页 |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运行径路的确定 | 第56-59页 |
·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的确定 | 第59-61页 |
·京广通道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的确定 | 第61-69页 |
·基本假定 | 第61页 |
·2010年京广通道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的确定 | 第61-63页 |
·2012年京广通道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的确定 | 第63-65页 |
·2015年京广通道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开行方案的确定 | 第65-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69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