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现实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4-17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论文各章内容简介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2 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9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 | 第17-19页 |
·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17-18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18-19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与分类 | 第19-21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 第19-20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 | 第20-21页 |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1-22页 |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 第21页 |
·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21-22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属性分析 | 第22-28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 | 第22-26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属性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9-39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历史回顾 | 第29-31页 |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特点 | 第29-30页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特点 | 第30-31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认识方面的问题 | 第34-35页 |
·投资主体方面的问题 | 第35页 |
·产业政策制定与立法方面的问题 | 第35-36页 |
·投资管理与决策方面的问题 | 第36页 |
·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36-37页 |
·运营与维护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可行性及途径分析 | 第39-54页 |
·民间资本的性质及发展状况 | 第39-42页 |
·民间资本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民间资本的发展状况 | 第40-42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2-47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必要性分析 | 第42-44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民间资本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7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途径选择 | 第47-53页 |
·管理合同 | 第47-48页 |
·市政债券 | 第48-49页 |
·资产重组 | 第49-50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 第50-51页 |
·项目融资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障碍及其对策 | 第54-66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障碍 | 第54-58页 |
·政府行为的障碍 | 第54-55页 |
·市场准入的障碍 | 第55页 |
·现行法律法规的障碍 | 第55-56页 |
·融资渠道的障碍 | 第56-57页 |
·自身素质的障碍 | 第57-58页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的国际经验比较 | 第58-61页 |
·日本的经验及借鉴 | 第58-59页 |
·韩国的经验及借鉴 | 第59-60页 |
·美国的经验及借鉴 | 第60-61页 |
·政府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有效吸纳民间资本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转变观念,转变职能 | 第61-62页 |
·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公平的投资服务体系 | 第62页 |
·建立公正的、有效的法律法规环境 | 第62-63页 |
·推进民营企业制度革新,提高其竞争力 | 第63页 |
·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广泛吸引民间资本 | 第63-64页 |
·建立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使民营企业更好把握投资机会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