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江中北段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定位预测与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以往工作程度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7页 |
·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第19-27页 |
·区域构造基本格局 | 第19-21页 |
·区域地层 | 第21-24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24-25页 |
·区域矿产及其分布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 第27-42页 |
·区域成矿带 | 第27-28页 |
·控矿地质条件 | 第28-30页 |
·赋矿地层 | 第28-29页 |
·控矿构造 | 第29页 |
·岩浆岩与成矿 | 第29-30页 |
·成矿多样性分析 | 第30-34页 |
·矿产种类的多样性 | 第30-32页 |
·矿床成因类型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矿床规模的多样性 | 第33-34页 |
·区域矿床类型及成矿系列 | 第34-42页 |
第四章 基于 GIS 的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 | 第42-76页 |
·证据权重法原理 | 第42-45页 |
·先验概率 | 第42-43页 |
·权重 | 第43页 |
·后验概率 | 第43-44页 |
·条件独立检验 | 第44-45页 |
·研究区成矿模型 | 第45-50页 |
·地质模型 | 第45-47页 |
·概念模型 | 第47-49页 |
·数字模型 | 第49-50页 |
·证据权重模型的建立 | 第50-69页 |
·数据组织 | 第50-51页 |
·证据因子选择 | 第51-69页 |
·模型应用 | 第69-71页 |
·预测结果及评价 | 第71-72页 |
·成矿远景区划分 | 第72-7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