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入宪的法理思考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本文的研究动机 | 第9页 |
(二) 环境权入宪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三)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路径 | 第9-11页 |
1 环境权之产生 | 第11-14页 |
·环境权产生之背景 | 第11-12页 |
·环境权是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恶化的产物 | 第11页 |
·环境权是人权理论的进步与发展的产物 | 第11-12页 |
·环境权的概念 | 第12-14页 |
2 环境权入宪之证成 | 第14-30页 |
·环境权之基本权利属性 | 第14-18页 |
·环境权与财产权的比较 | 第14-15页 |
·环境权与人格权比较 | 第15-16页 |
·基本权利之特征 | 第16页 |
·环境权之基本权利品格 | 第16-18页 |
·现代宪法发展与环境权入宪 | 第18-23页 |
·环境权的入宪是完善宪法之需 | 第18-19页 |
·环境权入宪是宪法之目的——保护公民权利 | 第19-20页 |
·环境权入宪是公民诉权的要求 | 第20-22页 |
·环境权入宪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22-23页 |
·环境权入宪的价值 | 第23-30页 |
·环境权入宪是对生存权的保障 | 第23-24页 |
·环境权入宪是对发展权的完善 | 第24-25页 |
·环境权入宪是正义价值的体现 | 第25-28页 |
·环境权入宪是秩序价值的追求 | 第28-29页 |
·环境权入宪是自由价值的复归 | 第29-30页 |
3 环境权入宪之制度分析 | 第30-37页 |
·国外宪法制度对环境权之反应状况 | 第30-31页 |
·环境权在我国的入宪状况 | 第31-37页 |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状况 | 第31-32页 |
·我国环境权未入宪的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环境权入宪障碍的克服 | 第33-35页 |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理论构想和立法建议 | 第35-37页 |
4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