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一、股权的概念内容及性质 | 第11-14页 |
(一) 股权的概念内容 | 第11-12页 |
(二) 股权的性质 | 第12-14页 |
1. 所有权说 | 第12-13页 |
2. 债权说 | 第13页 |
3. 社员权说 | 第13页 |
4. 独立权利说 | 第13-14页 |
5. 小结 | 第14页 |
二、股权出资的基本概念及方式 | 第14-16页 |
(一) 股权出资的概念及与其他制度的比较 | 第14-15页 |
1. 股权出资的概念 | 第14页 |
2. 股权出资与其他制度的比较 | 第14-15页 |
(二) 股权出资的方式 | 第15-16页 |
三、股权作为出资标的物的适格性 | 第16-21页 |
(一) 其他国家的关于股权出资的立法例 | 第16-17页 |
1.德国 | 第16页 |
2.瑞士 | 第16页 |
3.美国 | 第16-17页 |
4.日本和韩国 | 第17页 |
(二) 在我国理论和立法中股权出资的适格性 | 第17-21页 |
1. 股权出资在我国民商法理论中的适格性 | 第17-20页 |
2. 股权出资在我国立法和实践中的适格性 | 第20-21页 |
四、股权出资的理论基础——股权转让制度 | 第21-26页 |
(一) 股权转让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 股权转让的程序 | 第22-23页 |
(三) 股权转让的生效要件 | 第23-26页 |
五、股权出资的要素分析 | 第26-31页 |
(一) 股权出资的主体 | 第27-28页 |
1. 股权出资的权利主体 | 第27-28页 |
2. 股权出资的义务主体 | 第28页 |
(二) 股权出资的客体 | 第28-31页 |
(三) 股权出资的内容 | 第31页 |
六、构建我国股权出资的相关制度 | 第31-42页 |
(一) 构建我国的股权评估制度 | 第31-36页 |
1. 我国《公司法》和国外公司法对出资价值评估的要求 | 第31-32页 |
2. 股权出资价值评估的概念和特征 | 第32-34页 |
3. 股权评估的主体 | 第34-35页 |
4. 股权评估结果的检验 | 第35页 |
5. 股权评估结果的公示 | 第35-36页 |
(二) 构建股权出资的披露制度 | 第36-37页 |
(三) 构建股权再投资限制制度 | 第37页 |
(四) 构建股权出资者填补责任制度 | 第37-39页 |
1. 出资填补责任的条件 | 第38页 |
2. 确定股权实际价值的时间标准 | 第38页 |
3. 出资填补责任的主体和归责原则 | 第38-39页 |
(五) 构建瑕疵股权出资责任制度 | 第39-42页 |
1. 以价值上有瑕疵的股权出资 | 第39-40页 |
2. 以权利上有瑕疵的股权出资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