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综述 | 第17页 |
一、鸭病毒性肝炎概述 | 第17-20页 |
1 历史和分布 | 第17-18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8-19页 |
3 发病机理 | 第19页 |
4 临床症状 | 第19页 |
5 病理变化 | 第19页 |
6 血清学诊断 | 第19-20页 |
二、鸭肝炎病毒概述 | 第20-21页 |
1 Ⅰ型DHV | 第20-21页 |
2 Ⅱ垂DHV | 第21页 |
3 Ⅲ型DHV | 第21页 |
三、乳胶凝集试验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 凝集试验原理 | 第21-22页 |
2 乳胶凝集试验原理 | 第22页 |
3 乳胶致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实验一 抗原与抗体的制备及二抗酶标 | 第25-34页 |
1 材料 | 第25页 |
2 方法 | 第25-30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25-27页 |
·病毒的增殖 | 第25-26页 |
·病毒感染力的测定 | 第26页 |
·病毒抗原的提纯 | 第26-27页 |
·抗体的制备 | 第27-29页 |
·阳性血清的制备 | 第27页 |
·阴性血清的制备 | 第27页 |
·二抗(兔抗番鸭)阳性血清的制备 | 第27-29页 |
·二抗(兔抗番鸭)的酶标 | 第29-30页 |
·二抗血清IgG的提纯 | 第29页 |
·经提纯的二抗IgG的酶标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4页 |
·病毒感染力的测定 | 第30-31页 |
·病毒纯化 | 第31-32页 |
·氯仿处理及PEG浓缩 | 第31页 |
·分子筛层析 | 第31-32页 |
·抗体制备 | 第32-34页 |
·阳性血清的质量鉴定 | 第32页 |
·番鸭抗体(一抗)的纯化 | 第32页 |
·兔抗番鸭抗体的纯化 | 第32-33页 |
·酶标二抗的质量鉴定 | 第33-34页 |
实验二 反向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鸭肝炎病毒抗原方法的建立 | 第34-40页 |
1 材料 | 第34页 |
2 方法 | 第34-35页 |
·乳胶的预处理 | 第34页 |
·抗体致敏乳胶条件的选择 | 第34页 |
·抗体致敏乳胶最佳浓度与最佳致敏温度的选择(方阵法) | 第34页 |
·最佳致敏时间的选择 | 第34页 |
·致敏乳胶质量检验 | 第34-35页 |
·自凝性检验 | 第34页 |
·特异性检验 | 第34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34-35页 |
·阻断试验 | 第35页 |
·对比试验 | 第35页 |
·人工感染试验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40页 |
·抗体致敏乳胶最佳条件选择 | 第35-36页 |
·抗体致敏乳胶最佳浓度与最佳致敏温度(方阵法) | 第35-36页 |
·最佳致敏时间的选择 | 第36页 |
·致敏乳胶质量检验 | 第36-38页 |
·自凝性检验 | 第36页 |
·特异性检验 | 第36-37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37-38页 |
·阻断试验 | 第38页 |
·对比试验 | 第38页 |
·人工感染试验 | 第38-39页 |
·乳胶凝集试验操作程序 | 第39-40页 |
实验三 竞争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鸭肝炎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 | 第40-46页 |
1 材料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41页 |
·抗原最小反应量的确定 | 第40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40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40-41页 |
·交叉试验 | 第40-41页 |
·阻断试验 | 第41页 |
·重复试验 | 第41页 |
·结果判定标准 | 第41页 |
3 结果 | 第41-46页 |
·抗原最小反应量的确定 | 第41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41-43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43-44页 |
·交叉试验 | 第43-44页 |
·阻断试验 | 第44页 |
·重复试验 | 第44-46页 |
实验四 间接ELISA法检测鸭肝炎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 | 第46-56页 |
1 材料 | 第46页 |
2 方法 | 第46-48页 |
·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46页 |
·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选择 | 第46页 |
·最佳包被抗原浓度与最佳反应血清浓度的选择(方阵法) | 第46页 |
·封闭液的选择 | 第46页 |
·临界值的确定 | 第46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46-47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47页 |
·交叉试验 | 第47页 |
·阻断试验 | 第47页 |
·重复试验 | 第47页 |
·人工感染试验 | 第47页 |
·间接ELISA检测DHV抗体滴度操作方法与结果判定 | 第47-48页 |
3 结果 | 第48-56页 |
·酶标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方阵法) | 第48页 |
·最佳包被抗原浓度与最佳反应血清浓度的选择(方阵法) | 第48-49页 |
·封闭液的选择 | 第49-50页 |
·临界值的确定 | 第50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50-53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53-54页 |
·交叉试验 | 第53页 |
·阻断试验 | 第53-54页 |
·重复试验 | 第54-55页 |
·人工攻毒雏鸭抗体检测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1 抗原的制备 | 第56页 |
2 抗体的制备 | 第56-57页 |
3 反向乳胶凝集试验 | 第57-58页 |
4 竞争乳胶凝集试验 | 第58页 |
5 关于间接ELISA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