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环境下基于分类的访问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组织情况 | 第11-12页 |
第二章 P2P概述 | 第12-22页 |
·简介 | 第12页 |
·P2P概念 | 第12-13页 |
·P2P网络体系结构 | 第13-15页 |
·集中式结构P2P | 第13页 |
·分布式结构P2P | 第13-14页 |
·混合式结构P2P | 第14-15页 |
·P2P模式与传统C/S模式的差别 | 第15-16页 |
·P2P应用 | 第16-17页 |
·P2P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 第17-22页 |
·协议缺陷 | 第17-18页 |
·应用问题 | 第18-19页 |
·安全问题 | 第19-22页 |
第三章 P2P网络中的信任机制 | 第22-32页 |
·简介 | 第22-23页 |
·信任简介 | 第23-25页 |
·信任定义 | 第23页 |
·信任特点 | 第23-24页 |
·信任关系在P2P网络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信任的计算 | 第25-27页 |
·信任度 | 第25-26页 |
·信任值的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P2P网络中的信任机制 | 第27-28页 |
·P2P信任模型 | 第28-32页 |
·P2P信任模型的分类 | 第28-29页 |
·传统P2P信任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P2P信任模型的特点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分类访问信任控制模型的设计 | 第32-47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模型设计思想 | 第33-34页 |
·节点的兴趣 | 第33-34页 |
·确定节点信息的可靠性 | 第34页 |
·设计要求 | 第34页 |
·相关定义 | 第34-35页 |
·设计方案 | 第35-40页 |
·资源分类 | 第35页 |
·信任值的表示 | 第35-36页 |
·信任值的计算 | 第36-37页 |
·间接信任值的获取过程 | 第37-38页 |
·信任值的存储 | 第38-39页 |
·节点资源索引的维护 | 第39页 |
·恶意节点的确定 | 第39-40页 |
·资源搜索过程 | 第40-41页 |
·对恶意节点的惩罚 | 第41-42页 |
·模型设计 | 第42-45页 |
·模型框架 | 第42-43页 |
·信息检索模块 | 第43页 |
·信任信息维护模块 | 第43-44页 |
·资源管理模块 | 第44-45页 |
·模型的特点 | 第45页 |
·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模型的分析与仿真 | 第47-54页 |
·仿真简介 | 第47-48页 |
·仿真模拟 | 第48-51页 |
·仿真思想 | 第48-49页 |
·仿真环境 | 第49页 |
·仿真过程 | 第49-5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试验一 网络流量 | 第51-52页 |
·试验二 对节点信任值的影响 | 第52-53页 |
·仿真模型的缺点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页 |
·以后的工作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作工作和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