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BADH基因转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8页 |
1 前言 | 第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苜蓿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植物耐盐机理及耐盐基因工程 | 第22-28页 |
第二章 10 个紫花苜蓿品种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8-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10 种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1-38页 |
·10 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 第38-43页 |
·不同NAA 浓度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 第43-45页 |
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BADH 基因对紫花苜蓿的转化 | 第46-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50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60页 |
·选择培养中抗菌素及其浓度的确定 | 第50-52页 |
·选择培养基中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52-55页 |
·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55-60页 |
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结论 | 第61页 |
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70页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指导老师简介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