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4页
 1 引言第14-15页
 2 聚酯主要改性方法第15-18页
   ·共混改性第15-17页
   ·化学改性第17-18页
 3 聚合物-纳米无机物复合材料第18-23页
   ·纳米无机粒子共混改性第18-20页
   ·原位复合法第20-21页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第21-23页
 4 本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第23-24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23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PET/磷酸锆共混复合树脂性能以及研究第24-36页
 1 前言第24页
 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磷酸锆的粒径分析第24页
   ·磷酸锆的形态以及元素分析第24页
   ·共混法制备含磷酸锆PET复合树脂第24-25页
   ·熔融及结晶性能研究第25页
   ·热分解性能的研究第25页
   ·形态以及分散性研究第25页
   ·流变性能研究第25页
   ·广角X射线第25-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35页
   ·无机粉体形态研究第26-27页
   ·磷酸锆加入对PET热性能的影响第27-29页
   ·复合树脂形态及磷酸锆的分散性研究第29-30页
   ·流变性能研究第30-35页
   ·广角X射线分析第35页
 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片状钛系化合物的引入对PET基体结构性能的影响第36-54页
 1 前言第36页
 2 实验部分第36-39页
   ·原料第36页
   ·材料的结构表征第36-37页
   ·GPC测试第37页
   ·热性能测试第37页
   ·钛系有机物在基体中的分散第37-38页
   ·质谱测试第38页
   ·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能测试第38页
   ·Ti系有机物在成型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第38-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52页
   ·片状钛系化合物的引入对PET基体结构性能的影响第39-48页
   ·片状纳米材料原位形成机理探讨第48-52页
 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不同复合PET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第54-68页
 1 前言第54页
 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实验方法第54-55页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方法第55-5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6-67页
   ·不同降温速率下的曲线第56-60页
   ·Jeziorny法处理PET复合体系第60-62页
   ·Ozawa法处理PET复合体系第62-64页
   ·Mo法处理PET复合体系第64-66页
   ·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第66-67页
 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PET/磷酸锆复合树脂纺丝性能的研究第68-77页
 1 前言第68页
 2 实验部分第68-69页
   ·原料第68页
   ·实验方法第68-6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9-76页
   ·PET复合树脂纺丝工艺确定第69页
   ·干燥工艺第69页
   ·熔融温度与纺丝温度第69-70页
   ·纺丝速度的选择第70页
   ·后牵工艺第70页
   ·纤维取向的研究第70-72页
   ·牵伸纤维的力学性能第72-73页
   ·牵伸纤维的热收缩性能第73页
   ·纤维的表面形态研究第73-74页
   ·纤维的抗菌性能第74-76页
 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PET纤维在牵伸前后的超分子结构的初步探索第77-88页
 1 前言第77页
 2 实验部分第77-80页
   ·样品制备第77页
   ·DSC测试第77-78页
   ·广角X衍射第78页
   ·二维小角X散射第78-8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纤维的DSC测试第80-83页
   ·纤维的广角X射线衍射第83-84页
   ·纤维的二维小角X散射第84-87页
 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本文总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专利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位芳纶纤维增强复合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碳纳米管/聚乙烯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