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泻热法辅助治疗外科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部分 | 第10-17页 |
| 一、现代医学对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 第10-13页 |
| 1、急性肺损伤的定义 | 第10页 |
| 2、急性肺损伤的病因 | 第10页 |
| 3、发病机制 | 第10-11页 |
| 4、诊断标准 | 第11页 |
| ·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 第11页 |
| ·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 第11页 |
| 5、治疗 | 第11-13页 |
| ·脓毒症的治疗 | 第11-12页 |
| ·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 第12-13页 |
| 二、中医对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 第13-17页 |
| 1、中医对ALI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4页 |
| 2、中医对ALI的治疗 | 第14-17页 |
| ·通腑泻下类 | 第14-16页 |
| ·清热解毒类 | 第16页 |
| ·活血化瘀类 | 第16页 |
| ·补益回阳救逆类 | 第16-17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7-21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1、病例来源 | 第17页 |
| 2、病例选择标准 | 第17页 |
|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分组方法 | 第17页 |
| 2、观察药物 | 第17-18页 |
| 3、治疗方法 | 第18页 |
| 4、观察指标 | 第18页 |
| 5、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 三、临床资料 | 第18-19页 |
| 四、研究结果 | 第19-21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1-23页 |
| 一、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 二、组方配伍分析 | 第22页 |
| 三、临床疗效评价 | 第22-23页 |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23-24页 |
| 一、结论 | 第23页 |
| 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