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14页 |
| 1 脑缺血疾病与突触素 | 第9-11页 |
| 2 缺血性损伤神经细胞可塑性的实质内涵 | 第11-12页 |
| 3 康复治疗方法与脑卒中 | 第12-13页 |
| 4 本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4-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 ·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 ·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实验 | 第16-18页 |
| ·Western blot实验 | 第18-21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 | 第21-22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2-23页 |
| 2 结果 | 第23-27页 |
| ·MCAO大鼠神经功能测试结果 | 第23-24页 |
| ·Nissl染色检测皮质缺血半影区神经元的变化 | 第24-25页 |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质缺血半影区SYN的变化 | 第25页 |
| ·Western blot检测皮质缺血半影区SYN表达量的变化 | 第25-26页 |
| ·皮质缺血半影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6-27页 |
| 3 讨论 | 第27-33页 |
| ·大鼠MCAO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康复训练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康复训练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皮质缺血半影区大体形态和突触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康复训练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皮质缺血半影区SY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0-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 附图及说明 | 第40-46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