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松南中浅层河流—三角洲沉积砂体识别与描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6页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三、工作流程第14-15页
 四、主要研究工作第15页
 五、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5-16页
第一章 研究区概述第16-21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6页
   ·勘探概况第16页
   ·地质概况第16-17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17页
   ·构造演化史第17-18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18-19页
   ·地层特征第19-20页
   ·储层岩性特征第20页
   ·储层分布特征第20-21页
第二章 河道-三角洲砂体地震识别与描述方法研究第21-32页
   ·地震属性预测识别方法研究第21-27页
     ·地震属性的基本概念第21-23页
     ·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研究第23页
     ·地震属性特征第23-25页
     ·地震属性优化分析第25页
     ·目前常用的地震属性研究方法第25-26页
     ·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分析第26-27页
   ·谱分解第27-28页
   ·地震资料反演研究第28-32页
     ·波阻抗反演方法的选择第28页
     ·稀疏脉冲反演的基本原理第28-29页
     ·波阻抗反演流程第29-32页
第三章 河流—三角洲单砂体地质识别与描述方法研究第32-46页
   ·单砂体的概念第32页
   ·单砂体的识别与划分方法研究第32-35页
   ·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单砂体分布模式第35-40页
     ·河流沉积体系及单砂体分布模式第35-39页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单砂体分布模式第39-40页
   ·单砂体三维追踪与描述技术第40-46页
     ·以基于地质过程-沉积响应相控对比沉积单元(小层)技术为基础第40-42页
     ·以沉积微相识别技术为指导第42-43页
     ·以单砂体识别技术为重点第43-46页
第四章 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形模式第46-54页
   ·基本概念第46-47页
     ·结构单元第46页
     ·分级界面第46-47页
   ·速度第47-54页
     ·曲流河沉积特征及微相类型第47页
     ·河道构形特征第47-54页
第五章 曲流河点坝体识别与划分方法第54-56页
   ·河间砂发育位置识别与划分第54页
   ·废弃河道识别与划分第54-55页
     ·废弃河道平面组合第54-55页
     ·废弃河道剖面组合第55页
   ·砂体厚度变化位置识别与划分第55页
   ·砂体渗透率变化位置识别与划分第55页
   ·砂体的剖面层位变化位置识别与划分第55-56页
第六章 砂体识别与描述研究实例第56-64页
   ·让5-5 井区地震属性识别青三段单砂体第56-57页
     ·地质概况第56页
     ·构造特征第56页
     ·储层特征第56页
     ·地震反射特征第56页
     ·属性分析成果第56-57页
   ·海坨北地区谱分解技术识别泉四段河道砂体第57-58页
     ·地质概述第57页
     ·谱分解技术识别河道砂体第57-58页
   ·让30 井区地震反演预测识别青三段单砂体第58-59页
     ·储层岩性特征第58页
     ·构造特征第58-59页
     ·地震反演识别青三段河道砂体第59页
   ·让11 井区扶余油层河流相砂体识别第59-64页
     ·研究区基本特征第59-60页
     ·测井曲线的沉积分析应用第60-61页
     ·曲流河砂体圈定与表征第61-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详细摘要第72-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VM的视频中文本检测与提取方法研究
下一篇:以博客为载体的“自我”表现和重塑--基于对华中科技大学30名大学生的深入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