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葡Ⅰ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地层特征第11-14页
   ·地层划分第11-12页
   ·地层对比第12页
   ·地层特征第12-14页
第二章 构造特征第14-19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4页
   ·褶皱特征第14页
   ·微幅度构造特征第14-17页
   ·断裂特征第17-19页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第19-32页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第19-20页
   ·沉积特征第20-28页
     ·岩性特征第20-21页
     ·沉积构造特征第21页
     ·古生物特征第21-22页
     ·沉积序列及岩石组合特征第22-27页
     ·电测曲线特征第27-28页
   ·沉积微相划分及特征第28-30页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第28-29页
     ·水下天然堤微相第29-30页
     ·水下决口扇微相第30页
     ·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第30页
   ·相模式第30-32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第32-50页
   ·岩石学特征第32-33页
   ·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第33-34页
   ·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第34-37页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第34-36页
     ·粘土矿物成岩演化及成岩阶段划分第36-37页
   ·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第37-38页
     ·孔隙类型第37-38页
     ·孔隙结构特征第38页
   ·储层物性特征及分布特征第38-41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38-40页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第40-41页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第41-48页
     ·层内非均质性第41-43页
     ·层间非均质性第43-44页
     ·平面非均质性第44-47页
     ·微观非均质性第47-48页
   ·流动单元的划分及特征第48-50页
第五章 油藏特征及流体性质第50-53页
   ·油藏特征第50页
   ·流体性质第50-53页
第六章 剩余油地质分布模型第53-65页
   ·水淹状况分析第53-55页
     ·纵向水淹特点第53-54页
     ·平面水淹特点第54-55页
   ·剩余油类型第55-61页
     ·注采不完善型第55-60页
     ·沉积微相控制型第60页
     ·微构造控制型第60页
     ·半连通体控制型第60页
     ·砂岩尖灭控制型第60页
     ·厚层水下分流河道砂顶部控制型第60页
     ·断层控制型第60-61页
     ·表外储层控制型第61页
   ·中区西部剩余油分布特征第61-63页
     ·剩余油垂向分布特征第61页
     ·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第61-63页
   ·中区西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第63-65页
     ·沉积、储层特征控制着注水运动,是产生剩余油差异的主要原因第63-64页
     ·注采系统完善程度、井距的大小是决定剩余油富集的主要条件第64页
     ·局部构造形态及断层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详细摘要第71-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委托书征集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等离子体反应器的优化设计